返回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航天领域更换的风向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视着楼下街道正在不断抗议游行的队伍,脸上面无表情看不出任何的心思。

    作为全世界过去几年中航天领域最有话语权的人,他的言行举止一直都被视为全球航天领域发展的风向标。

    然而现在,这枚风向标早已经无法指示航天领域该向哪个领域发展和前进了。

    取而代之的,是那一面他比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红色旗帜。

    目光落在游行的队伍上,盯着楼下的人群看了许久后,这位NASA宇航局的局长终于动了动嘴唇,带着一些无力低声咒骂了一句。

    “一群自以为是的蠢货!”

    没有人比他更想带领NASA宇航局前进,也没有人更比他希望恢复米国在航天领域的荣光,重新站在太空霸主的位置上。

    但现实却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或许原因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完成,也或许是那个名为星海研究院的科研机构建立,亦或许是如今的米国已经衰落,不再有能力支撑他们重返太空霸主的地位

    总之,如今他们在航天领域走到今天这一步,原因很复杂,也是注定的。

    时代的车轮从来不因任何人的脚步的而停止转动。

    无论是如今米国,还是NASA,早就已经没有能力重建太空霸权的实力了。

    别说是航天发展了,就连能源与芯片制造这两个更加重要的领域他们都已经或正在一步步的丢失。

    对于现在的米国来说,要想保留住希望的种子重新崛起,那么就必然需要放弃很多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

    这群蠢货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为了能够参与进那些华国人的科研项目中,以学习更先进的航天技术和在未来的太空开发中占据一席之地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废除《沃尔夫条款》《新竞争法案》等一系列十几年前签订的多项航天条款,投资五十亿米金只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条件而已。

    在这个光鲜亮丽的世界下,在这些只会游行抗议的人看不到的角落,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利益,才换来了这一丝保留希望的种子。

    不过到了如今,这些事情都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毕竟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这个NASA宇航局的局长就该背上所有的‘骂名’,灰溜溜的从这栋大楼滚出去了。

    与此同时,另一边,遥远在数千万公里之外的火星。

    已经顺利降落到火星赤道极乐平原中的科林托陨石坑里面瀚海号航天飞机上。

    穿着舱内宇航服,唯一的女性宇航员刘杨正在一间临时清理出来,充当生物科研实验室的舱房中研究着从卡布罗次级陨石坑中采集到的火星微生物样本。

    没错,这一次在火星上发现的微生物,就是汤洪波在卡布罗次级陨石坑中发现的。

    在地底十米-十二米左右深度,地下黏性土壤与冰层交接互相交织的区域中,存在着至少三种形态不同的微生物。

    这还仅仅是通过瀚海号上携带的一些粗陋的观测设备确定的。

    受限于观测条件,以及六名宇航员均不是生物学家,他们能够对这些火星上的‘小生命’做出的观测极其有限。

    目前除了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到了这三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样貌外,对于它怎么繁衍、进食、以什么为食物,怎么活动对人体是否有害,是否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等一无所知。

    而且他们观测的样本,除了最开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了活性火星微生物后,后续所有的实验都是观察的‘标本’。

    即通过灭活手段先将这些火星微生物弄死后再切片或剥离处理后再进行观察。

    这种方案是下蜀航天基地这边在收到了消息后紧急联系华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后采取的措施。

    并且对于第一批‘意外’接触了这些活性火星微生物的人,以及宇航服,都进行了高温消杀处理。

    唯一不完美的是,在登火小队知道这些从地底采集的岩层样本中含有火星生命的时候,他们已经登上了瀚海号航天飞机。

    在航天飞机的室内环境中,通过科研设备对这些标本样品进行初步检测的时候,已经在没有宇航服的保护下有两个人接触到了这些岩芯。

    尽管并不是完全无防护的接触,但依旧有一定程度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