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易胜制片厂成立(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因就是预演系统也再次升级了。

    周凡锦主导的全新预演系统预演的不仅仅是成片动画,模块搭建,甚至还有工作流程。

    就是说剧组一旦到位,怎么安排工作,都会在预演系统中出现,再通过后台操作系统发送给所有人。

    系统甚至会有各剧组人员的直接工作安排,就连机位摆放,灯光架设等等,都会在筹备中体现出来,在堪景同时就设想好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大制片厂向着纯技术模式转型,如何排期,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源,如何安排剧组,如何套利,都在规划过程中,也让影视的创作正在变成真正的流水线运作模式,每个环节都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置景需要多久,灯光需要多久,摄影需要多久,甚至连演员进入情绪,化妆时间,都需要精准把控。

    等后面牛逼大发的时候,连场地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搞——要什么景点啊?直接找个空场地给你现搭,刷刷刷搞起,拍完了刷刷刷拆卸。

    只要不是上百层的摩天大楼,全都能给你装。真要上百层摩天大楼,直接就特效做了——易胜传媒的特效部门现在也在飞速发展着。

    反正全世界取景劳师动众花费巨大这种事,易胜传媒以后会越来越少,大不了就花点版权金,用你个地标建筑的名头——搞不好还方向找你要赞助费呢。

    这种做法搁别人那叫不可思议,搁易胜传媒就叫家茶便饭。

    第三个原因就是李闲云也越来越有感于艺术与技术分家的迫切需求。

    艺术的量产太难了,它是天然的制约。

    它不象别的东西,可以标准化。艺术很难标准化,观众的口味永远在变,谁也不知道明年他们会喜欢什么。当然这不是不可以解决,正确的营销,市场反馈,然后一连串的报告,做成表格,看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一操作屁都不是。

    艺术是主观性非常强的东西,影视企业的老板们甚至不能确定谁是人才。可能今天的某个天才导演,明天就成为你票房崩溃企业倒毙的元凶。

    流水线模式又杜绝了灵感爆发,严重的套路化。

    李闲云的公司之所以回报率高,是因为他开挂了。没有那些鬼宝们的帮忙,他这么搞绝对是作死。

    可如果易胜传媒再继续这么走下去,就算是有再好的特效,也终究会失败。

    以上三个原因,让李闲云必须尽快把技术部脱离易胜影视,成为以工业流水线形式存在的独立制片厂。

    无弹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