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任重而道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美,总数不下于千万人。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为了在马来亚进行殖民扩张﹐以授地招垦﹑贷款补助等优惠条件为诱饵﹐鼓励大量华工前往开发。

    早期华工多数是东南沿海的破产农民和无业贫民,因契卖或拐卖而置身异国,备尝血泪艰苦。

    同治年间《救时揭要》记载:

    “被骗出洋而死于难者,每年以千百计。有半途病死者,有自经求死者,有焚凿船只者。要之,皆同归于尽。即使到岸,充极苦之劳工,饮食不足,鞭挞有余;或被无辜杀戮,无人保护,命若草芥。华民无辜,飘零数万里,而受如此之刻酷乎!”

    这是劳工血泪历史的一部分,到了19世纪中叶已经愈演愈烈,成为仅次于黑奴贸易的第二大人口贩卖浪潮,几乎波及世界各地。

    19世纪20年代

    马六甲附近和半岛西部各土邦的锡矿已有几万名华工,槟城和新加坡的原始森林很快就被华工开辟贻尽,随后转向半岛内陆柔佛﹑雪兰莪和霹雳等土邦。

    华工在当地自建村镇﹐就像北美葡萄谷一样聚村而居,柔佛境内华人聚居达数千家村庄﹐柔佛邦的二十九条河流的两岸﹐几乎全是华工开垦的种植园。

    海峡殖民地的新加坡港,成为华工不断向半岛内陆推进的据点。

    仅以北美为例;

    美国太平洋邮轮公司是专业从事跨洋华工人口运输的轮船公司,其运输一名“猪仔”成本约6~7美元,抵达北美或中美洲目的地的船票,价值50美元,船公司可以从中获取暴利。

    而一名契约华工在古巴市场上,只需要约350~400美元(18岁以上的强壮男性)。

    19世纪初

    一名黑人奴隶价值250美元,随着美国南方棉花贸易产生了丰厚利润,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到了19世纪中叶,一名18岁以上强壮男性黑人奴隶则需要800~1000美元,最高的甚至需要2000美元,仅美国一地黑奴总数已经达到390余万人。

    一個仅需400米,一个则需要800米以上,这是显而易见的差距,极大的刺激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种植园主和矿场主对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