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字一顿道:“奉天承运皇帝,诏⽈: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
圣旨有这么下的吗?
朱允熥脑袋大了一圈。
“混小子,明白了吗?”朱元璋问。
朱允熥木然点头:“好像明白了。”
一旁的朱允炆暗笑。
他第一天来时,也被惊呆过。
您在家里发圣旨用大白话也就算了,传旨给地方大员也这种语气。
皇帝的威严也不讲了?
其实,朱元璋的诏令,大多是由大臣帮忙润色的,行文周正。
比如对藩属国的旨意,都自称朕,还拽文,引经据典。
他自己批复的,就是这种大白话,一口一個俺、恁每(们)的。
主要能让百姓能听懂,不被当官的糊弄。
毕竟最高级别的文件,下到地方后很容易被胡乱解读,吃亏的只会是老百姓。
“继续!”
不得不说,朱元璋处理政务的效率极高。
比厂子里的流水线还紧凑,一件接一件的处理,几乎不闲着。
轮到朱允炆读奏,是关于藩属国的上奏。
与众不同的是,这幅奏疏长篇大论。
主要意思是琉球地小人稀,科技不发达,来大明的使臣在海上航行十分困难,有生命危险。
从明洪武五年开始,琉球王国一直使用大明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
藩邦问题是大事。
关于琉球的回复,压力给到了朱允炆那。
思考了一会儿,朱允炆建议移民,帮琉球改善造船技术。
朱元璋很快采纳,下令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
“别墨迹,下一个。”
迅速打开奏疏,同样是国际事务。
朱允熥念道:“高丽王朝门下侍中李成桂自立为王,建立新朝,拟定新国号方案“朝鲜”、“和宁”上奏大明皇帝裁定。”
李成桂,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
先前这家伙只是高丽王朝的臣子,高丽的君主想要挑战大明,出兵辽东准备夺取大城市铁岭。
李成桂率大军到达铁岭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