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书房的外间。
一张航运图摆在杨承应的桌案上。
指着地图上的路线,吴孔休道:“臣的茶叶从闽浙一带起运,共分为两路,海路和陆路。
陆路走大运河北上,抵达天津卫。
从天津卫又分成两股,一股是走河运到旅顺口,销往金州等地。
另一路继续往京师,过山海关,抵达辽西。
海路则是从闽浙一带直接装船,走海路抵达旅顺口,再从旅顺口销往北方。
不过,现在都以海运为主。”
杨承应看着吴孔休在图纸上画出的线,抬头说道:“这是你以前走的路线,怎么现在不走了?”
不止是吴孔休,很多江南的瓷器商、丝绸商、货商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把江南一带的东西,运到了辽东。
因为杨承应在辽西的前所镇,不止设有招垦司,还有关税司。
在旅顺口也有市舶司。
商人如果不走这两个地方纳税,在辽东寸步难行。
“这里有两个缘故,第一个是朝廷的漕政越来越败坏。”
吴孔休解释道:“大王有所不知,万历三十年,漕运每年往京师可输送一百三十八万石粮食,到了崇祯八年已经只有一百万石。”
“怎么会削减这么多?”杨承应有些诧异。
他看过明代档案,明成祖疏通会通河,此后每年运送到京师的粮食维持在三百万左右。
比较差一点的,在隆庆年间也有二百七十多万石。
怎么会一下子差这么多。
“河道淤塞,沿途的府衙、官军克扣、贪赃,海运兴盛,都导致大运河不如以往。
崇祯皇帝倒是个不错的皇帝,派人治淤。但是派出来的,十个有九个贪。
倒是有一个不贪的——工部尚书刘荣嗣,却被以‘贪’的名义给下了大狱。”
吴孔休苦笑着,说完了大运河的问题。
接着,他又提到海运相较于运河的优与劣。
总体上,吴孔休倾向于在海运。
虽然风险有些大,但是免了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
缴了关税,就直接运上蒸汽火车,沿着铁路送到沈阳、朝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