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真没人,我再写几封信,催促一些犹豫的饱学之士北上见大王。”黄宗羲苦笑道。
“不用了。”杨承应抬手制止,“既然他们这么喜欢游学,贪念秦淮风光,以后就乖乖的待在画舫上吟诗作画,其他的事,他们给我少掺和。”
黄宗羲一听,心想这下坏事了。真到了那一天,南方竟然没有人待在“四院”,谁来给南方说话。
“大王,他们或许是因为觉得大王的封号,与皇室有些冲突,秉持正统观念,所以不愿来北方。”
黄宗羲疯狂找补,“臣再写信给他们,绝对能邀请一批文人北上来觐见大王。”
“希望等我从海外回来,先生有好消息带来。”
沉默了半响后,杨承应终于松了口。
“绝对没问题。”黄宗羲暗暗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杨承应并不打算把南方排斥在政权之外。
相反,他希望黄宗羲能积极联络一批有识之士北上,好能与他们进行一定的交流。
一个政权哪能只用一个地方的人,当然要海纳百川,积极吸收各个地方、各个名族中的精英人物。
何况在此时,杨承应与明廷的关系十分微妙。
愿意在这个时候北上的南方文人,不是投机分子,就是真正的有识之士。
前者可以利用,后者可以重用。
“几个孩子的学问,我也抽空考查了一番,的确都大有长进。”
杨承应换了一张笑脸,对黄宗羲说道:“不过,还要劳烦先生多加用心。”
“这个是自然。”黄宗羲说道,“我倒是没有多出力,而是孩子们都天资聪颖,令人喜爱。”
“先生不要太夸他们了。”
杨承应已经瞄到施琅脸上小小得意,泼了一盆冷水:“在我看来他们距离成才还早着呢,仍然需要好好磨练。”
一顿话,说得施琅低下了头。
“其实他们也那么糟糕,等在外面多磨练磨练,自然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黄宗羲摸了摸施琅的头。
杨承应笑着点点头。
那可是历史上的海霹雳——施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