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应将米下了锅,用自己挑来的水洗了两遍,第三次加水,感觉合适了,放到炉子上面,盖上小锅盖。
他一边往炉洞添柴,一边问道:“你听说博木博果尔,索伦部的一位首领吗?”
“他是索伦部的首领,名义上管着二三十个屯子,人数很多,与达斡尔部混合着住。”
巴尔达齐说道:“我估计,他手底下至少有五六千人丁。”
杨承应听了,心想实力果然了得。
据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索伦部大概有三个部分,索伦部、索伦别部和使鹿部。
在杨承应看来,这种划分是出于方便的考虑。
大部分的族群内部,是按照居住地划分。
不管你是什么族,都无法脱离地域。失去了地域的保护,蒙古高原吹来的寒流,会瞬间把你吞没。
巴尔达齐小心翼翼地看了杨承应一眼:“大王,您该不会是要抢博木博果尔的人口吧?”
后金以前经常这么干,通过劫掠人口,来扩大农业生产,维持八旗的军需开支。
还有一个功能,通过分配战利品,给旗丁发“饷银”。
是不是很神奇啊,建州女真也就是后来的满族,入主中原之前是没有饷银。
全靠抢劫和赏赐,维持军队开支。直到顺治以后,才开始额定抚恤和饷银。
为了这个发饷银的问题,还发生了着名的“奏销案”。
“我不抢人口,但是博木博果尔一直不来觐见我,如果不施加以惩戒,难以确定威信。”
杨承应说道。
“博木博果尔实力庞大,恐怕不是那么好对付。”
巴尔达齐说道:“如果大王要对付他,臣愿意出力从旁协助,只是臣人少,不能大用。”
“只要你有这份心就行了。”
杨承应说道:“你给我提供一些向导,希望我拿什么报答你这份忠心呢?”
“没想得到什么,但确实有求于大王,臣有两个弟弟,想请大王恩准二弟跟随大王往沈阳见一见世面。”
见世面可还行。
杨承应疑惑的问道:“你们也会分门立户吗?”
很多偏远地区的“家产”指的是部众,酋长们以部众缴纳的贡赋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