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七十三回 蠢蠢欲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惊。

    “大王在那里等候,其实是在找合适的地方建粮仓。”

    固穆说道:“以后船只便能到邓子村,把粮食运到那里。

    我派去的使者回来说,这是大王为了方便招垦百姓而建立,另外方便与我们各部做生意。”

    “真奇怪,大王居然没想到驻守军队!”

    胖台吉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

    固穆笑道:“怎么会没有想到呢,他是提前规划。你们好好地看着吧,大王这次带出来的军队,会让你们大吃一惊。”

    众台吉面面相觑。

    “博木博果尔的下场,一定不会好。”固穆断言道。

    因为他听到亲信回报的消息,已经很清楚,这支仅有七千人的部队在东北所向无敌。

    他老实点,还能得到贸易和赏赐的好处。学绰尔济闹事,下场只会很悲凉。

    远在伊巴丹的杨承应,不知道关于自己的传言,已经流传甚广。

    他还在当地百姓的带领下,勘察当地的土质。

    伊通大米在当地小有名气,据说是高句丽时代就在种植。

    随着气温的骤降,和战乱的影响,粮食规模已经大不如以前。

    杨承应在当地老农的带领下,去了百姓私人的粮窖。

    老农吃力地拿手势比划着,说明了当地的情况。

    “这里平均气温太低,温差颇大。得寻找更合适的种子,才能种植出想要的产量。”

    杨承应听懂了,心里在想。

    等老农说完,杨承应才说道:“老人家,我会从北边给你带一些稻谷的种子回来,您种下试一试。

    等稻谷成熟后,我再派人花钱来买走。”

    说罢,他看向索尼。

    索尼先把杨承应的话翻译成女真语,说给巴奇兰听。

    巴奇兰听完,再用当地的话,说给老农。

    老农不认得杨承应,但知道巴奇兰,当即点头同意。

    从老农家出来,杨承应又请老农带他到附近转转,看一看其他家的水稻种植情况。

    粮食,是一国之根本。

    如果当地的粮食产量上来了,就不用费那么多心思,从别处转运粮食,费时费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