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
他想到了当今的崇祯皇帝。
以“勤”而言,崇祯远超父兄,乃至祖父万历皇帝。
但是,崇祯一直没有离开过紫禁城。
很多事只能靠宦官和大臣。
宦官中饱私囊,大臣结党营私。
崇祯讨厌大臣结党,温体仁和周延儒便不结党,蛊惑圣心。
崇祯厌恶贪污,大臣就穿着破烂衣服上朝,温体仁更是清贫。
所以,崇祯越勤奋,事情越糟糕。
用过早饭,洪承畴与左光先、马科离开院子,前往周王府。
杨承应等候他们多时。
见到他们,杨承应笑道:“督师和两位肯定没休息好,但我有一件急事要告诉两位。”
“出了什么事?”洪承畴坐下。
等洪承畴坐定,杨承应把桌上的一份邸报,交给他:“这里有朝廷急报,李自成、张献忠起事,攻陷竹山县等地。”
洪承畴大惊,忙拿过邸报扫了一眼,气愤道:“当初,我要林铭球就地处决了献贼,收编其众,他却不听我的。”
“这不算什么,督师请看后面。”杨承应道。
洪承畴接着看下去,脸色一霎红一霎白。
原来邸报的后面是一份名单,详细的列出了找张献忠索贿的官员及日期和银两。
名单末,写了一句:不纳我金者,王兵备一人耳。
王兵备,名叫王瑞栴,时任湖广兵备佥事,驻襄阳。
张献忠请求归顺朝廷的时候,王瑞栴不同意。
没想到,张献忠在临走前,却专门提了他一句。
“陛下有旨,让你火速进京,商议军情大事。”杨承应说着,拿出了一个木匣。
这东西一般是传旨太监保管,居然在杨承应手里。
洪承畴什么都明白了。
圣旨应该早就到了沈阳,是杨承应故意压下来。
“周王,您有什么事想让我帮你办成,请尽管开口。”
洪承畴叹了口气,又补了一句:“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
杨承应拿出一份文告。
洪承畴扫了眼上面的内容,原来是一份辽东招垦令。
“督师,请您代我上奏皇帝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