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爷,来!老夫敬你一杯。”
堂堂守备,又是大同总兵的亲戚的王进朝,亲自给李辅臣斟酒。
李辅臣起初还客气,渐渐地也没了尊重。
他端起酒杯,就接受敬酒。
脸上也变得有些红,带了几分醉意。
王进朝瞧准时机,像聊家常一样问道:“不知李爷在大同还有什么亲戚?”
“哎!本来有一个姐姐……不提了。”
李辅臣摆了摆手道:“现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无牵无挂也好。”王进朝道,“做杨经略的亲兵,前途无量。”
“借你吉言。”
李辅臣打了个酒嗝。
王进朝道:“唉!看到李爷,令末将想起了死去多年的儿子,不胜感慨。”
“嗯?王守备有一个儿子不在了?”
“是啊。前几年,在与鞑子的作战中阵亡了。”
“哦,那可太可惜了。”
“可不是,唉!末将膝下已没了子嗣,只有一个女儿。想招个上门女婿,继承王家家业。”
王进朝故作唉声叹气。
李辅臣却淡淡一笑,心里不稀罕。
一个区区的边堡守备,能有多少钱?
他的微笑,落入王进朝的眼里,猜出六七分。
“李爷有所不知,山西这块地方,不同于别处。”
王进朝说道:“远的不说,就说天城卫薛家,其祖上随太祖皇帝征战有功,得千户世袭,后代迁入天城卫。”
李辅臣竖起耳朵听着,想知道他想干嘛。
“薛家有三兄弟,在万历年间颇为出名。”
王进朝说道:“大哥守着家业,二弟科举仕途,老三往来经商,攒下巨额家资,在扬州和大同都有大量的产业。”
薛家的情况,李辅臣是知道的。
在大同与集宁的贸易中,薛家也有参与。
而且早在杨承应驻守琉球国的时候,薛家就来拜见过杨承应。
除大同本地的土豪乡绅,凡是寓居扬州的大同籍商人,几乎都到集宁拜谒。
所以,即便是没有杨嗣昌的穿针引线,这些边商也会主动找来。
只不过,杨承应给了杨嗣昌的面子,让杨嗣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