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指点他装填弹药和火帽。
“朝上拿着,然后对准猎物。”
杨承应说完,指向不远处飞奔的麋鹿。
多尔济达尔罕拿着短铳,按照杨承应教的办法,飞奔着追逐猎物。
杨承应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
发现猎物进入射程,杨承应大喊:“射击!”
翻译赶忙翻译,也大喊!
多尔济达尔罕听到翻译的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果断出手。
一声枪响后,草原上恢复平静。
侍卫上前,把麋鹿拖走。
它们将出现在钢铁作坊工匠们的餐桌上,成为补身体的绝品。
多尔济达尔罕策马回来,他激动道:“这可真是好东西,属下还以为多跑几步才能开火。”
看了几眼后,他才依依不舍的把枪还给杨承应。
杨承应却没要:“这把枪送给你,还有这个。”
说着,杨承应把火药包给了多尔济达尔罕。
多尔济达尔罕激动万分,连胜道谢。
“这不是什么稀罕物,李国英也有一支。”
杨承应摆了摆手,“将来,所有哨骑都有两支。”
多尔济达尔罕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觉得经略厚此薄彼,反而愈发好奇:“经略,为什么不骑兵每人配一支,岂不比马刀更好。”
有点对战争的敏感性,杨承应微笑的点点头。
他道:“这种装填需要时间,骑兵如果过于依赖,冲锋中会因为装填弹药而减缓速度,被敌人趁机冲垮。”
整个十七世纪、十八世纪,西方各国都在骑兵是否配步枪上面摇摆不定。
反复好多年后,最终选择不允许配武器。
这和使用弓箭一个原因,都有一个射击间隙。
冲锋的骑兵,专打射击间隙,一瞬间,如洪水汹涌而来。
杨承应熟知这段历史,所以没有那样的纠结。
打了一会儿猎,日到正中。
顶着大太阳,让人有些受不了。
杨承应忽然想起了什么,笑着对众人道:“我记得这一带有一大片瓜地。走!咱们去买几个大西瓜。我请客!”
“吃瓜咯!”
一听到经略请客,众侍卫无不欢呼。
猎物仍在敞篷马车上,侍卫驾着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