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的人。忘记他们,等于忘记了胜利。”
杨承应心里想着,不觉地泪水湿润了眼眶。
祭拜完毕,杨承应在周亮工的带路下,在石鼓寺闲逛。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他和周亮工第一次见面。
“周老弟,在金州还习惯吗?”杨承应问。
“回经略的话,属下听不习惯的。”
周亮工笑着说道:“属下这么年轻就被委以重任,心里着实有些不安。”
“哎,能者不在年少。”
杨承应笑道:“况且你在复州期间,政绩斐然。还发现了复州湾的盐场。
不仅亲自制造食盐,还在自己饭菜里用这种盐,堪称楷模。”
“经略谬赞,属下愧不敢当。”周亮工道:“属下认为如果不自己吃这种新盐,他人是不敢吃的。”
“很好。”杨承应微微点头。
他转头问黄宗羲道:“黄老弟,你跟着学这些天,有没有大的收获?”
“当然有。”黄宗羲还是那么活泼。
“说来听听。”
“种什么缴什么,依然适用。什么样的田,缴纳多少也非常的重要。但这些都要有人执行,否则都是空谈。”
黄宗羲慨然说道:“经略,你带我去李朝、倭国吧。等我开了见识,愿意去您的大学堂当一名夫子。”
“你不想学亮工,做一名为国效力的大员。”
杨承应笑着问道。
黄宗羲听了,哈哈大笑:“似元亮这般大员,不乏其人。似我这般博古通今,却是世间罕有。”
一直和黄宗羲关系不错的周亮工,也笑了起来。
杨承应欣赏这种精气神,“说得好!只有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一代接着一代,那天下才会安定。”
“您是同意我跟您出海!”黄宗羲欣喜的问道。
“只要你能吃苦,我当然没有意见。”
杨承应点头道。
“元亮弟,兄就出海长见识了。”
黄宗羲向周亮工拱手。
他比周亮工大两岁。
周亮工答礼:“等你再回来,我就请经略把你留在金州,直到你把沿途所见都告诉我。”
“没问题。”
黄宗羲拍着胸脯保证。
惹得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