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往手心哈了口气,说道:“鞑子一直不出兵救援鞍山,在打什么算盘?”
“要么城里的人不重要,要么还没组织好人手。”
杨承应淡淡的说道:“要么……他已经有了新的对策。”
两人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留下长长的脚印。
“新的对策?”
杨嗣昌心头一惊,仔细一想后,更加吃惊:“莫非是要绕道蓟镇,逼杨帅收兵救援蓟镇?”
“很可能是这样的。”
杨承应笑道:“如果不是,我还真想不到更合适的办法。”
“蓟镇防御空虚,恐怕难以抵挡。到时候,还得杨帅撤军救援。”
“哎,我一直在想个很重要的问题。杨巡抚也在,替我琢磨琢磨。”
“什么问题?如果敌人只是佯攻,朝廷却明令我必须撤军,我该怎么办?”
“这个嘛……”
杨嗣昌回答不上来。
作为朝廷的忠臣,他自然是觉得要遵从旨意。
但是看现实的情况,继续围城才是上策。
如果能迫降成功,对于后金的士气民心是一次沉重打击。
“哎!我人微言轻,没办法替将军说上话。”
杨嗣昌耍起滑头:“圣旨还没到,是撤是继续围城,全凭杨帅自己决断。”
“哈哈……我围城,旨在围点打援,或者是使敌人不敢入犯京畿。”
杨承应伫立在天地间,望着一片茫茫:“如果敌人真的佯攻蓟镇,那我也没有留着鞍山城的必要!”
杨嗣昌眉头一拧,猜到了杨承应的心思。
目的达不到,那就毁了鞍山。
再干脆利落的撤退,也不违反圣旨。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动作迅速,十月二十六日出发,十一月十九日抵达喀喇沁的传统牧场。
然后,他们就被苏布地察觉到,并且派人告知了广宁的祖大寿。
祖大寿派人飞马禀报给了杨承应。
杨承应当即决定,攻城。
各营所有的大炮和小炮都推出来,打算对鞍山城实施三天的炮火进攻。
第四天,各营再根据自己所在方位攻城。
一举拿下鞍山城,再撤退。
通过哨骑,得知辽东军在进行炮火准备。
皇太极有些着急,救还是不救?再次摆上台面。
“如果我们不救,鞍山城被攻破是早晚的事。”
萨哈廉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