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传到皇太极的耳朵里。
他一直盯着地图,耐心寻找破敌之策。
“大汗,敌人显然有备而来,不达目的绝不会撤退。”
随军抵达鞍山城的岳讬,沉声说道:“我军应发挥自身骑兵的优势,与敌人在鞍山城外决战。”
后面的话,不用岳讬,皇太极都知道。
等靠近了鞍山城,杨承应的火炮部队就要把刚建好的鞍山城炸得稀巴烂。
“不急!”皇太极抬手道,“我军实力仍在,完全不惧怕明军的进攻。”
他转头对英俄尔岱道:“你精通汉语,又和辽东明军打过交道,我委任你为议和使者前往明军大营。”
“议和?!”后金众贝勒大臣都吃了一惊。
“没错,你去办理吧。”
皇太极点头确认。
“嗻。”英俄尔岱走出房间,一脸疑惑。
只说是议和,却没有给任何谈判条件,这算什么议和。
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刚出城,就遇到硕讬。
硕讬把议和的国书递给他,并小声叮嘱:“大汗让你尽可能多的打探到辽东军的情况。”
“明白。”英俄尔岱点点头。
他骑着高头大马,领着十余名随从,沿着官道很快来到明军的警戒区域。
然后,他们就被明军哨骑发现。
经过一番盘问,确定他是来当使者后,这支哨骑把他送到海州城。
因为杨承应正在海州城。
对于议和这件事,在大明是提都不能提的禁忌。
袁崇焕被杀,其中一条罪状就是与皇太极的议和。那些士大夫可不管你议和是不是策略,只要议和就是死罪。
历史上,陈新甲也是因此而死。
但杨承应不在乎,反正他头上的死罪一大堆,区区议和算得了什么。
听闻此事,杨承应便命人英俄尔岱请来。
杨嗣昌当时就在场。
一会儿,他们看到侍卫领着英俄尔岱朝这边而来。
“杨帅,我还是回避一下吧。”杨嗣昌道。
“这不合适吧。”杨承应答道。
“这毕竟是辽东军与鞑子之间的事,我一个外地巡抚还是不掺和。”
杨嗣昌说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