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当空,入夏后的辽东一天比一天热,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慢。
尽管杨承应制定了义务兵和退伍计划,但详细的细节还需要仔细的推敲,直到天彻底黑的看不见,这才停下来。
“这鬼天气热的时候快要被热死,冷的时候被冷死。”
宁完我扇着扇子,和范文程一起走进杨承应的书房,抱了抱拳后,两人坐在了书桌的后面。
杨承应正就着窗边的月光,编写将来要用的义务兵法令和退伍条例,搁下手中的毛笔,抬头看过去,问道:“两位,突然大驾光临,是有什么大事?”
“大帅,您说的‘义务兵’和‘退伍’到底是什么?”
宁完我拼命摇着扇子,大为不解地问道。
讲究人走茶不凉的社会,以及身份世袭的古人,无法理解也属于正常。
杨承应也不指望三言两语说服他们,只道:“吐故纳新,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而不是大搞世袭,战力堪忧。”
“那也不用搞义务兵,募兵挺好的。”
宁完我说话直截了当,主要是觉得有些浪费财力和人力。
“辽东只有军户,这给了我们大好的机会。”
杨承应说道:“讲全国百姓动员起来,还能减少扫盲班的开支。另外,有些话不妨当着你们说。”
“您担心的是朝廷?”
一直没说话的范文程,突然开口。
杨承应沉默了。
不管你承不承认,已经是夹在明廷与后金之间的第三大势力。
明廷在没有直面面对后金的情况下,对杨承应的敌视,只会越来越严重。
如何与两大强权周旋,是杨承应必须考虑的事。
“事实上,我不仅制定了义务兵和退伍条例,还有一个打算。”
杨承应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授勋,以奖励和鼓舞那些为辽东镇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或集体。”
“这……可是只有朝廷才能办的事。”
虽不懂啥叫授勋,但宁完我知道后面那句话的含义。
叙功大权一直握在文官手里,杨承应自行叙功,已经是越了规制。
“激励全镇军民,这是我必须做的事。”
杨承应简单的说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