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面。”
“将军用人唯才,知人善任。”
孙元化觉得这是一次缓和双方关系的好机会,便道:“将军在老师到来期间,编了一套数学教材,如果老师愿意,学生可以拿过来请老师过目。”
“哦?他编了一套数学教材?”
“老师要不要看一眼?”
如果在以前,徐光启是不会看的。但是想到杨承应年纪轻轻,肩负起一方重任,心又软了。
“看一眼吧。”
听到老师终于松口,孙元化高兴坏了。
他赶紧出来,小声对杨承应,说了老师要看数学教材的事。
“太好了!”
杨承应大喜,赶紧让公孙晟把那套数学教材取来。
茅元仪也长舒了一口气,“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他不希望双方的关系闹僵,都是为国效力的人啊。
“孙先生,我就不在这里凑热闹。如果时机合适,你派人通知我一声即可。”
思来想去,杨承应还是觉得待在这里不合适。
况且,他还有一件事要办。
“行,如果老师要见您,我立马通知您。”
孙元化也觉得这种方式合适。
于是,杨承应告辞离开。
他带着亲卫,去办另外一件大事。
走后不久,公孙晟把教材拿来。
孙元化捧着,进了屋。
徐光启等候多时,随手拿了一本,一开始打算随便翻翻看。
一个辽东军户出身,自编一套教材无异于痴人说梦,具体内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一本是小学一年级的教材。
徐光启笑着摇了摇头,真是儿戏。
接着看了二年级的,也觉得没啥水平。
本想停下来,但看孙元化一脸的期待,只好继续翻下去。
而越往后面翻,徐光启脸上的脸色越凝重。
到最后,徐光启下意识地伸手。
“老师,没了。”
孙元化小声提醒。
徐光启一怔,问道:“这套教材是怎么回事?”
“回老师的话,将军对我说过,希望把数学也像诗词歌赋一样分等级,随着年龄增长,学习更深的内容。”
“也就是说,后面还有?”
“是的。将军计划,再编一套中等地位的教材,让学龄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孩童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