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书”的时候,青年的脸色出现了变化。
“这部书叫,武备志!”
杨承应一字一顿的说道。
话音刚落,青年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这本书?”青年大叫。
这本书是天启元年刊印,按照古代的传播速度,地处较远的辽东还不可能买到这本书。
就算能买到,以这本书主人此时的名气,也不会受到重视。
因为这本书的主人叫,茅元仪。
目前只是京城的小人物,直到武备志广泛传播才声名大噪。
杨承应笑道:“我虽没亲眼见过,却听过它的大名。”
其实,杨承应在前一世看过《武备志》。
由于年代已久,杨承应不敢保证自己看的那本是不是原本。因此没有直接说出里面的内容,只说出书名。
不过这已足够了。
茅元仪确认眼前的少年已经猜出身份,再次坐下。
“你怎么知道我用的是化名?”
“先生用自己的号做名字,我起初没想起来。但麾下士卒说了先生的所作所为,我才联想到的。”
“你倒是挺信任自己麾下的士卒,也不担心他们骗你。”
“抓你的是哨探,相当于我的耳目。我怎么会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呢?”
“哼,有道理。”
茅元仪放弃了掩饰,彻底的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想来你就是杨承应,辽阳防守战的第一大功臣!”茅元仪道。
“是我。”杨承应很干脆的承认了,接着反问道:“先生似乎知道我的一些事迹?”
“来辽东之前,我曾拜访了前辽东经略袁大人,听他详细说你在辽阳防守战中的贡献和策略。”茅元仪回答的也很干脆。
这让杨承应心头瞬间一紧,茅元仪好好的京官不做,干嘛突然跑到辽东,还在官道停留那么长时间。
目的究竟是什么?
杨承应下意识的扭头看了一眼宁完我。
宁完我猜出了一些,试探道:“如果是投奔辽东巡抚衙门,走辽西最合适。选择放弃陆路而走水路,先生的目的不单纯。”
“没错,我察觉到有人在私造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