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0章 名不符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叶落一共给了三首诗。

    乍一听起来,好像不怎么多。

    但实际上,除了这三首诗本身之外,还有许多的配套“桥段”。

    毕竟,叶落写的这本《大唐诗仙传》,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诗词集,而是一本虚构的。

    有主人公,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李文正没直接说是三首诗,而是说“节选”的原因。

    说白了,叶落给他们的,是三个中的片段。

    大伙儿此时都在低头看着眼前的A4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元十三年这个时间。

    已经读过王维和孟浩然的故事,大伙自然对“开元”不会陌生。

    说起来,叶落在书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及过“开元盛世”这个说法。虽然他从来没有特意的描写过这个盛世如何,但李文正他们这些读者,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的行为当中,感受到这个大唐的强盛。

    哪怕叶落这几本书侧重的都是文化方面,但读者们是能够切实感觉得到,王维、孟浩然他们所处的开元年间的大唐,比之刘禹锡、白居易他们所在的那个大唐,要繁华强盛的太多了。

    继续读下去,大家又愕然的发现,在这一节选当中,最先出现的人物并不是主人公李白。

    而是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人。

    孟浩然!

    开元18年,孟浩然即将前往广陵。

    作为其挚交好友的李白,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

    事实上,这一段剧情,对于李文正他们这些读者来说,并不算突兀。

    因为,在之前的《大唐诗星传》当中,叶落就曾经写过孟浩然与李白之间的故事。

    只不过,那时候描写的并不详细。

    而且当时是以孟浩然作为主视角,读者们只知道孟浩然在开元15年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小他12岁的诗人,名叫李白。

    但现在看这篇节选,则是以李白的视角展开,而且描写的明显要比之前详细的多。

    别看内容总结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叶落的当中,是有着许多细节和心理活动描写的。

    等两个人在江夏相会之后,叶落又花了大篇幅描写两人是如何游玩、相处,最终李白在长江边的黄鹤楼上设宴,为孟浩然践行。

    席间,还有诸多的名流文士作陪,推杯换盏之后,李白写下了一首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终于读到诗词的部分了!”李文正忍不住说了一句,“叶老师的诗词虽好,但他写的这部分,真是显得有些枯燥啊。”即便是他研究古典文献方面的人,在读叶落这些的时候,都不免感觉有些无趣。

    其他人也都深以为然。

    叶落的这些书,虽然名为,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读者,都是冲着当中的诗词去的。

    如果单看这些“”的故事剧情,确实是有些太过枯燥。

    就像是之前张如梦的评价一样,叶落的这些,严格来说根本就是不合格的。

    完全没有应有的启程转合,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读起来就像是在喝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

    当然,如果是历史爱好者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叶落这个“叶唐系列图书”,完全就是纯正的史书风!

    说它们是,还不如说他是叶落虚构的史书更加恰当。

    但是,让李文正他们抓狂的是,这些味同嚼蜡的情节,他们还不得不耐着性子看完。因为,不读这些情节的话,那后边的诗词他们根本就理解不了。

    想要品读一首诗的好坏,其创作背景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硬要说叶落这些能吸引人是地方,那就是每一段情节后边蕴藏的这首诗词了。

    大伙耐着性子读完之后,终于见到了最后的这首诗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后一共四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但整个现场,没有一个人是失望的表情。

    他们费劲巴力读了十多分钟的“创作背景”,是的,在他们看来,叶落的这些情节完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