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并未做过多的停留,吃了点东西就出发了,又是一路的颠簸,连着三天差点将霍光的胃都给颠出来了。
晚上就在驿站休息,不得不说汉朝搞出这么长的国道来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都不计其数。
最终他们的终点是胶县,位于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小郡城,据说当年汉武帝的封地就是胶东一带,所以特地将国道修到了这边,也帮着这边发展一下。
此地距离盐场还有一日的路程,从胶州继续玩东南方向走,已经没有国道了只有普通的路,没办法让钢铁马快速的行进,只能用差不多普通马的速度。
目的地的终点盐场,霍光看地图大致的位置好像是青岛附近,当然这年代港口城市并没有什么大用处,并没有大力发展,这边还非常的荒凉。
走了一天一夜的路,终于到了胶东的盐场。
这一片有三家盐场,隶属于胶县,没有特定的名字,本地人叫这里青盐镇,上百户人口在这里工作,其中一家是桑家的盐场。
在这样的小地方,桑瑾也没了那么多的顾忌,掀开了帽围给霍光介绍说:“这里的三家盐场,我们桑家的盐场是最大的,半数的本地人都在我们的盐场工作,盐户门的税赋也是我们在交。”
盐场的人,需要交的税赋更多一些,因为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相当于大企业的待遇了。
很快来到了桑家盐场,占地很大,煮海熬波需要场地晒盐,一般还是晒为主,因为那火煮的话得耗费木材,得花钱,直接太阳晒的话就减少了很多的支出。
盐在盐场里面简直就是不要钱,运输和保存才是花钱的地方。
盐场的负责人是桑家的旁系,算来是桑瑾的表哥名为桑波,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
因为三人骑着钢铁马尤为显眼,桑波带着三人先到了盐场里面,给霍光介绍了起来:“桑家在这个盐场,去年平均每日出盐是120石,现在还在扩大规模。”当然桑家也不止这么一个盐场。
“昨天已经有信件先于你们达到,是一份木工的制造图,我已经命人连夜打造了,好在说制作工序不算复杂,第一个提纯工具已经做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