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疑的,从冯去疾再到韩非,这几人尽数反对,难道是真的因为那些东西不可行吗?
秦王政已经不受控制地已经想多了。
“右丞相,你的看法呢?”秦王政将目光转向了熊启,兼听则明的道理现在的秦王政还没有忘记。
“大王,变法是为万世之基,不是为了眼前之利。”熊启回答道。
在众人的看法之中,冯去疾是出于立场,李斯是为了名利,韩非是为了妹妹,以至于得出了不同的看法,而熊启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杨明送来的竹简之中,熊启出于自己身上一半的楚国血脉看到的另外的东西,他从竹简中看到的是杨明想要改变的燕地,是齐国,是楚国这样的地域。
从燕地这几年的变化,熊启清晰的认识到一个现实,若是用杨明的方式去统治秦国攻灭的诸国之地,完全是可行的,燕地只是先例,未来的楚国也未必是例外。
在未来,若是秦国真的能够用杨明的方式去治理六国故地,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六国故地真的会被秦国给彻底消化了,近些年来,心中对楚国的定义逐渐清晰的熊启下意识地就不想看到它们的发生。
而且熊启还更了解秦王政,从秦王政在方才听着冯去疾等人看法时的一系列的微妙的表情变化,他已经知道,如果自己再反对的话,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秦王政的自信有时候会让他很容易在一些事情上产生逆反的心思,甚至是一意孤行。
所以当秦王政问到自己时,熊启的回答是肯定,而且还在其中耍了一个小花招,说了一些话,又隐藏了一些话。
思索着众人的回答,秦王政陷入了沉吟之中,熊启这些人能够看到的东西,秦王政当然也能看到,而且秦王政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杨明的做法固然现在看起来不错,但在秦王政的眼中,却有着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时间成本。
秦王政要创造的是属于自己的帝国,他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去步步为营的推行杨明的策略,倒是在未来,或许可以实行,但不能是他秦王政自己去推行。
秦王政沉思着,手指下意识地扣在书案上,他在权衡,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随着秦王政的沉思,大殿内的气氛也陷入到凝重的气氛之中。
此时大殿中所有的人都知道,眼下秦王政的抉择将会决定未来秦国的国策与道路,甚至是国运,容不得他们不紧张。
“左丞相在燕地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吧?”在沉思良久之后,秦王政开口道。
“自十六年出征赵国后,时至今日,左丞相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不曾回咸阳了。”第一时间揣测到秦王政目的的李斯巧妙地修改了一下秦王政的问题,将那个时间又加长了不少。
“左丞相该回咸阳了,要不然他家里的孩子都要不认识他这个父亲了。”秦王政难得地开启了玩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