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秦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即将爆发,若开战,战场将东西绵延数千里,南北横跨大河、长江,在这个信息传输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可谓是能够进行的最大的规模的战争了。
秦韩边境,巩县,被军士建于山顶的高台,五国的军旗迎着山风招展,有燃烧着大鼎中冒出滚滚狼烟,楚国春申君、魏国朱亥、赵国庞煖、韩国姬无夜、卫国公孙羽立于高台之上,背对众军,面向浩浩汤汤的一路东来的洛水,指水为盟,不灭秦国,誓不退兵。
秦国这方面,从太原郡调回五万平阳重甲军、又从关中派遣出二十万大军,支援关外诸郡,使得秦国关外诸郡的秦国达到了四十万的规模,同时在函谷关集结二十万重兵,以对奔袭而来的联军主力,另有大将桓齮统领十万秦军屯驻华山,以有预备军,策应函谷关一线战场,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在这一场大战之中,秦国可谓是真正的精锐尽出,不说动员了超七十万的兵马,仅仅只是在将领方面,从上将军蒙骜,到平阳重甲军统领王齮,再到桓齮这个最有实力接替蒙骜成为下一任的秦国上将军的大将,再到诸多郡如蒙武、杨端和、李瑶这样的大郡统军之人。
同时,一个之前在秦军中并没有多大名气的名字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王翦。
时间来到秦王政的二月末,联军主力已经深入秦国颍川郡地界,越过了洛邑城,直扑重镇宜阳而去。
此时的吕不韦也已经离开了咸阳相国府,前往秦军的蓝田大营,将带领十五万精锐前往函谷关。
蒙恬,这位蒙家的第三代核心子弟,已经十八岁,也即将走向战场,以一个小卒的身份。
蒙家属于蒙恬的小院中,蒙恬身着秦军的制式战甲,正踌躇满志的举起酒杯,对杨明道:“可惜,这一次还是不能与伱一起并肩作战,真的是遗憾啊。”
“你若是信得过我的话,就留在咸阳。”
蒙恬在临行之际,只将杨明邀请至此,可见杨明在蒙恬心中的分量,对于这样的好友,杨明自然也不吝啬,于是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难不成甘泉宫缺一禁卫吗?”蒙恬难得地开起了玩笑道。
“如果我说是呢?”向来喜欢好玩笑的杨明此时面对蒙恬的玩笑,却是十分严肃地说道。
蒙恬闻言也收起了戏谑之色,作为杨明在咸阳城最好的朋友,杨明在了解蒙恬的同时,蒙恬也十分了解杨明,见杨明如此神色,蒙恬哪能还不知道杨明的态度。
“这件事情可不是开玩笑。”蒙恬凝重道。
“你若信我,就留在咸阳,到时候我会让你明白一句话。”杨明道。
蕞城一战,对杨明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面对这样的机遇,杨明又怎么可能忘记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蒙恬。
“什么话?”蒙恬追问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杨明回忆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蒙恬默念着,随即将杯中酒意一饮而尽,感觉到一种来自灵魂的颤栗感,这句话岂不正是说在了每一个有着抱负的少年心中了吗?
“好,那我就留在咸阳,等杨明你带着我立那不世奇功。”蒙恬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