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康乾盛世”是一个热门话题,不仅电视媒体在热播,甚至某些历史学者也在鼓吹,好似有某些统治者的英明就能给中国带来了繁荣昌盛。然而事实真如此吗?细读历史便可发现,这个时期基本没有什么科技发明,文化也谈不上什么繁荣,思想更是停滞不前,工商业受的『政府』极力遏制,明朝中国商业和手工业繁荣景象在此时已经大为衰退。而与前代相比,唯一的发展就是人口显著增加了,而且是以往历史人口最高峰的四倍,从而形成了一个看似繁荣的社会时期。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人口盛世,那些清史学家认为是英明的满清统治者带来的。他们首条理由是,清朝的疆域扩大了。清朝扩大的疆域给中国带了多少人口呢?清朝极盛时期的领土面积是1300万平方公里,而明朝是920万平方公里;比较一下清朝与明朝的疆域,清朝多了蒙古和新疆北部,但是这些地方至今还是人烟稀少,很难说会为中国增加什么人口。而且清朝比明朝少了一大块东北和西南的疆土。因此,就疆域方面考虑,清朝的人口应该与明朝相差不大。
清史学者举的第二个理由便是清朝统治者多么勤政,多么重视水利和农业。比较下之前的中国人口,在被成为盛世“汉景之治”,“贞观之治”在不过6000万,而最多是宋朝和明朝中期也不过1亿。而且纵观之前历史,一旦中国人口一旦达到8千多万,人地矛盾就十分尖锐,容易发生农民起义。究其原因,中国土地能养育的人口是一定的,农业生产并非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受生产力水平限制的。比较明朝与清朝的农业生产,生产方式没有什么改变;而农业生产唯一的改变是:番薯等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在中国推广开了。而正是番薯的推广造就了这个康乾盛世。
番薯是一种高产的作物,薯块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种维生素,适应『性』强,抗旱,耐碱,抗逆『性』强,喜温暖、多光而不耐霜冻,是一种易于保收的作物。
番薯原产于中美洲,后传至吕宋(今菲律宾)。国际上,流行地认为番薯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朝万历年间(1594年),传入人是飘洋过海的中国商人陈振龙。
陈振龙祖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