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李从燕一行人马来到登州城东。
此时城东的破败土地庙已经被夷为平地,取得代之的是一大片整齐划一的建筑,一圈高高的围墙环绕四周。这里便是刚刚建好的琉璃工坊。
李任和李偲升早已经等候在琉璃工坊大门口,二人拜见完毕,便簇拥着李从燕策马进入工坊。只见大门已经被一队新军将士牢牢把守住,众将士见到李从燕肃穆而立,整齐施礼。
“令尊高义,能让李主事前来相助,我心甚慰!”
李偲升连称不敢当,叉手说道:“此事对我李家也颇有裨益,再者能够为李刺史效力,也是我李家的荣幸。”
“哈哈!”李从燕大笑几声,策马前行。
在李任和李偲升的引领下,李从燕先后查看了琉璃工坊的原料间、筛选间、清理间、烧制琉璃的高炉等等,各道工序以及设备都是按照李从燕的要求修建的,此时民间本就有烧制琉璃的工匠,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度。
此时经过大唐三百年的发展与沉淀,不管是建筑技术还是手工业技术,在华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更何况烧制琉璃的技术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现在李从燕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优化改进了一下,自然不存在什么技术瓶颈。
其实烧制琉璃关键得具备三个条件:
一个是得有合适的耐火材料,最好是达到炼钢级别的耐火砖,现在登州城内的兵仗所内就有相关人才,所以这个条件已经具备了。
第二个条件,就是得用纯度很高的石英砂作为烧制琉璃的主要原料,这个条件在此时的登州难度有些高,就只能对一般石英砂进行精选,粉粹和煅烧。
第三个条件,就是在煅烧的过程中加入氧化铅,华夏古代的琉璃产业基本只产琉璃,原因就是没掌握到氧化铅的作用。氧化铅在此时还叫铅黄,并不是稀罕物,很容易就能买到。
此外除了原料齐备,在生产时还得不断对溶液加以搅拌,所以琉璃炉窑也需要全新的设计。李偲升按照李从燕的设计,已经组织人手新建了六座琉璃炉窖,完全可以保证琉璃的产量和质量。
在巡视一番之后,李从燕对琉璃工坊的建设很是满意,便向李偲升询问道:“工坊已经修建完毕,烧制琉璃的技术我也给了你们李家,现在万事俱备,工坊何时可以开工,可有什么困难?”
李偲升对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子刺史非常恭敬,不光是因为李从燕给了自己进入琉璃工坊施展才华的机会,更因为李从燕的杀伐果断与魄力,是一位现如今难得的豪杰,所以李偲升打心里佩服。
“启禀李刺史,眼下工坊内已经招募了三百余名工匠,按照刺史府的要求,已经全部核查完毕登记造册,连同家眷一同居住在工坊内,三年工期结束之前,所有人不得外出。”
“目前工坊的运行情况没有什么问题,琉璃籽料也储备充足,只是工匠们对于琉璃的烧制细节还有些疑惑……”
说到这里,李偲升便示意身后的一名工匠,只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