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该是这样的。
至少张拯想象中的大唐,不应该是这样的。
君圣臣贤,民富国强才是大唐的正确打开方式。
“呵呵,你还有大用,朕可舍不得,毕竟,这一次也只是动动其皮毛,还伤不到其筋骨。”
李世民冷笑了一声,算是回绝了张拯要亲自执刀的提议。
“承蒙陛下厚爱,微臣必定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虽死而不改其志。”
张拯适时的表了一波衷心。
“慢慢来,朕还年轻,你年岁还小,朕有的是时间等你成长起来。
朕真的很希望你能辅佐朕,辅佐承乾,为万世开出来一个太平之基业。朕,真的很期待那一天。”
李世民缓缓的说道。
“臣,必然不负陛下厚望。”
张拯也缓缓的回了一句。
君臣二人结束了谈话,因为,圜丘天坛到了。
圜丘,顾名思义,便是一座圆形的山丘。
在圜丘祭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天子祭祀昊天上帝,便是在此了。
此时的圜丘,对比西周时期的垒土为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而是以数吨重的青条石,辅以青砖砌成。
以条石砌成的圆形祭坛,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呈现出一种古朴的青白之色。
还未走近祭坛,一股厚重的历史感便扑面而来。
随着礼官唱名,场面逐渐的安静下来,一股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所有人的心里都生出一种名叫敬畏之心的东西。
主持整个祭天礼仪的礼赞官是孔颖达。
孔颖达,出自曲阜孔家,乃是至圣先师孔子第三十二代孙。
与李承乾的老师陆德明,帝国宰相房玄龄,已经去世的杜如晦,许敬宗等人并称为秦王府十八学士。
李世民的銮驾至祭坛下,所有人便止步。
非君王不得祭天,其他人自然是没有资格踏上祭坛的。
大太监王德为李世民整理了一下头上的冕旒和身上的弁服。
太史令李淳风走上前来,依旧需要烧龟甲以噬卜。而在噬卜前,还需要先焚香。
李淳风点燃三支巨大的神香,递给李世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