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六年二月二日,龙抬头
有老话说的好,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事实上,从雍正年间开始,胤禛每年便在圆明园的田字房犁田。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这个忙碌的日子能偷得半分闲,胤禛格外珍惜。
“还有好些事儿要做呢,看把你闲得。”舒欣边给胤禛更衣边抱怨道。
虽说是抱怨,但是却为他如今知道休息感到高兴。
以前的他,批折子到深夜是常事儿,有的时候看天亮了就直接去上朝,舒欣不是朝中人,但却是十分了解胤禛的性子,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一定要过问,本来可以不用这么累偏偏要把自己搞得很累。
“忙了你抱怨,闲了你也抱怨,你啊,还真的是难让人琢磨。”胤禛说道。
“我就是我,从来都没变过,何曾用琢磨,我是什么样的人,难道爷不明白吗?”舒欣说道
虽然说过,以后没人的时候要互相称呼名字,但是曾经的习惯早已经刻到了骨子里,哪里这么容易改,还好两人都是不在乎这些的,称呼上,怎么习惯怎么来,只要心是想通的就好。
“唉……”想到这变不变,胤禛想到了那天景娴与小历在坤宁宫的对话。
自是有暗卫给他消息的,虽说两人的心结已经解开,可是本来好好的一段感情就这么结束,还是挺惋惜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舒欣探究地问道。
“你啊,我想什么你都知道。”胤禛摸了摸舒欣的脸颊,阳光照在两人的身上,暖暖的。
“其实这样挺好的,两个人都放下了。原本我就担心景娴的性子不会善了,如今这个局面已经是最好的了。”舒欣抓住胤禛停在她脸颊的手,叹了口气道。
“定好日子了吗?”胤禛说道,他也是知道的,早先景娴进宫见舒欣的时候他也在,他这个侄女儿啊,其实跟他是一样的,眼睛里面揉不得沙子,年少的他不也做下了许多冲动事儿吗?只是景娴后来没有经受过太大的挫折,这才一个跟头栽下去起不来。
后来景娴进宫说,她什么都知道了,也什么都懂了,懂了皇家的心思,懂了皇帝的无奈,只是她不能总是生活在景娴的世界中,既是成了舒禄穆福晋,成了三个孩子的额娘,那就要好好地为孩子的未来打算。
舒禄穆氏也是满洲的老姓了,只是一直都踏实得很,就像景娴如今在的这家,祖上跟着顺治爷进了京城,这么多年一直都这么过着。
族中有些人总是念想着盛京的根,早些年迁回去了,也就是景娴夫家这一支,因为在朝为官,这才搁置着,如今盛京那边早就有过话,京城中有主子娘娘照看着这是福分,但是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舒禄穆氏的根在盛京。
“说是等永璂出发了就走,东西都收拾好了。”舒欣说道。
“从朕的私库里面拿些不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