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名角儿,大家水平相当,台上就看两人自己的发挥了,有什么问题,咱们台上自己就能解决!
第二种意思就不一样了,台上见这三个字就变成了挑战的意思了,咱们到台上,各见真章!
而马连良和程砚秋两人不存在这种情况,自然是第一种,两人都对自己的艺术非常的自信,认为就算有问题,两人的舞台经验足以应付!
不过,梨园行有这么一句老话。
“当场不让父,举手不留情”!
所谓的台上见,就看你的玩意儿灵不灵,没有什么人情可讲。
一般来说,台上见的结果,只有三种。
一种,皆大欢喜,大家都表现的不错。
一种,一头沉,一个演得好,一个演得不好。
还有一种,两人都演得不好!
而当初马连良和程砚秋两人就是最后一种,都唱的不痛快!
这并非是因为两人的能耐不行,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艺术风格大相径庭,所以,演出的效果就惨不忍睹!
《宝莲灯》这出戏,是一出生旦的对戏,马连良跟梅兰芳,张君秋都表演过,而程砚秋也跟王少楼、贯大元等人也合作过。
大家的表现都非常的精彩!
只不过你要清楚一点,马连良和梅兰芳合作,那么自然是马跟着梅走,而马连良和张君秋合作,就是张跟着马走。
而王少楼、贯大元和程砚秋合作,那么自然是他们俩跟着程砚秋走!
那么马连良和程砚秋两人站在台上,谁跟着谁走呢!
当初两人在梨园行的地位不相上下,风格又大相径庭,坏就坏在两人在后台也没有对过戏,都觉得这么熟的戏了,不用对了,台上见吧!
结果,就出了大问题!
两人之所以唱不到一块去,主要原因就是艺术风格的南辕北辙!
简而言之就是程慢马快、程拖马急!
程砚秋的风格是缓中有紧,紧中有慢。
有时候你以为他唱完了念完了,其实他在那行腔念字当中呢,你以为没了,刚要张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