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穿着单薄袖衫打底的朱由校。
此刻的他,正在对着一个架在凳子上的木头刨木头,昂贵的乾清宫地砖上,铺满了廉价木头的碎屑。
“皇兄?”
朱由检整理了一下心情,对于这个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喊了一声。
不曾想朱由校转身的时候,手里居然一手拿着刨子,一手拿着一本奏疏。
“弟弟来了?快来,帮哥哥我看看这奏疏。”
朱由校对着朱由检露出笑容,顺带招呼了起他,挥着手里的奏疏对他催促。
朱由检更是没想到、自己的好皇兄还能一手刨木头,一手处理奏疏。
实际上朱由检也是被后世一些网络舆论给带偏了。
历史对朱由校的评价作者杜车别一、舆论一直给他的灌输印象就是,朱由校大概是一个只会做木匠的皇帝,还是个文盲,喜好的除了做木匠,就是吃喝玩乐。
然而《明熹宗实录》中的朱由校却并不是那样,实录中记载朱由校御文华殿讲读的记载比比皆是,对军国大事亲自发表议论更是史不绝书。
从真正严肃的史料来判断,朱由校文化水平是高的,头脑也是聪敏的,他对军事、对用人的许多意见往往比他的臣下更高明。
大部分人印象里朱由校因为做木匠而不理朝政的说法得自于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谈》:
“有老宫监言:‘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镂精绝。魏忠贤每伺帝制作酣时,辄以诸部院章奏进,帝辄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阉权日重,而帝卒不之悟。’”
然而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记载的源头又当是出自明太监刘若愚在崇祯年间写成的《酌中志》一书。
《酌中志》的原文是:“先帝好驰马,好看武戏,又极好作水戏,用大木桶、大铜缸之类……”
“当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素昵近者不得窥视,或有紧切本章,体乾等奏文书,一边经管鄙事,一边倾耳注听。”
“百官奏请毕,玉音即曰:‘尔们用心行去,我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