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派人到邮局分拣班的时候,楚凌云曾经考虑过,每个邮筒边上放一个人,最好能带上相机,将每天寄信的人给拍下来。
但他只能想想,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整个城市数百个邮筒,哪怕他有这么多的人手,也没有那么多的相机给他来用,更何况当初只是猜测,谁也不敢保证对方一定会寄出这封信。
这种情况下,王跃民不可能支持他这么做,站里也没这个人力和财力。
“组长,我问过了,这里每天来往的人很多,根本没人知道谁投过信。”
泥鳅过去打探的消息,没一会就回来给楚凌云汇报,有没有人投信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见到投这封信的人了。
“你去把这一片的警察都喊过来,我先想一想。”
楚凌云对泥鳅吩咐道,没人看到,那就按照没人看到的来查,线索不会主动跳出来,需要他一点点的剥茧抽丝,通过所有已知的条件,来进行推断。
这一片住的市政府人员比较多,和杜鹃小组这名情报员之前上报的情报相符合。
这样推算的话,他很有可能是住在这附近。
如果他住在这的话,将会极大的缩小调查范围。
武藤寻虽然不知道这三名情报员都是谁,但却知道他们加入杜鹃小组的时间。高野秀树加入的时间最晚,是两年前,安部华子比他早半年,而那名还没找到的情报员,是三年零一个月前加入的杜鹃小组。
他是除了川崎武植和武藤寻之外,第一个加入的组员。
有了这个时间点,又可以减少很多的搜查范围。
三年零一个月前来到的武汉,可能在市政府上班,或者在市政府内有很熟悉的人,住在这一片区域,极大可能是单身。
范围缩小之后,符合条件的人已经不多了。
楚凌云明白,这种筛查并非绝对,比如他虽然三年前来到的武汉,但谁知道他中间有没有搬过家?
又可能他不是单身,或者压根没在这边。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再没有更多线索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