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自知之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翰民语重心长地说:“徐师傅,你要这么理解的话,估计领导也确实有这个意思,不过你们还是应该知足,因为一旦按照生产事故认定,对你们的处理可就比返工重多了!返工不就是牺牲一点下班后的时间吗?又不是多长,最多一两天就完事了。”

    赖青元还想胡搅蛮缠,老徐抢先表态,“青元,啥也别说了,发生泄漏那些设备是咱们小组施工的,想赖也赖不了,领导只是让咱们返工,把设备修好就没事了,又没对第三小组进行其他处罚,我看大家就服从决定吧。”

    ......

    三天以后,听说“酰化”岗位采用新工艺的第一批产品出来了,车间主任老杨主动跑到方翰民的临时办公室,向他打听有关情况。

    “这是化验室刚送来的产品化验单,主任,你看看吧。”方翰民把手头一张不大的表格递给老杨。

    接过化验单,老杨仔细看了两遍,由衷赞赏道:“各项指标跟你们前段时间做试验的结果差不多,尤其是产品纯度,达到了98.5%,比原来提高了三个多百分点,这很了不起!”

    “其实这都在预料之中,因为前段时间的试验也是在同样大的设备中做的。”

    老杨点了点头,继续打听,“其他结果呢?收率怎么样?”

    “因为第一批产品的数量统计还没出来,暂时还无法计算收率指标,不过我觉得无论产品纯度还是收率,都应该稳定生产几批以后,才能得到真实可信的数据。”前世的方翰民是RGP公司新药创制中心项目主管,作为一名研究药物的科学家,他格外看重数据的真实性。

    “对,是应该等生产稳定以后,再统计各种数据,不过说实话,我真有点等不及了。”老杨的心情既有喜悦,也有期待。

    “主任,你就放心吧,我觉得新工艺的效果应该不错,因为我们此前已经在同一规格的设备中,用试验验证过了。”方翰民一方面想给老杨吃下定心丸,另外,对于这种在前世已经非常成熟的工艺,他非常自信。

    果然,稳定生产四个批次后,方翰民根据化验室提供的结果和车间统计人员提供的各项数据,他不仅计算出每一批次的产品收得率,而且还计算出所有原材料的消耗定额。

    把这些数据汇集于一张“‘酰化’工段生产统计表”中,方翰民把这张表格送到车间办公室,让老杨和老吴过目。

    老杨只看结果,对其他数据不感兴趣,只用了十来分钟,他发现四个批次的产品纯度,最低的一批是98.15%,最高的一批竟达到了98.8%,这令他非常鼓舞!

    当然,老杨更在意各批次的产品收得率和原材料消耗,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四个批次的数据中,收率最低的批次为94.5%,最高的一批为96.2%,而各批次原材料消耗,跟该批次的收得率成相反的关系。

    看完手中的表格,老杨将其递给对面的车间技术员老吴,“这是‘酰化’岗位采用新工艺的头四批产品的各项数据,你看看吧。”

    老吴虽然没有完整的本科学习经历,但他毕竟是一九七零年毕业的大学生,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