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背诵真经真那么有效果,可要是天下的读书人都来背诵,写文章的水平都得到了提高,那抵消下来,不就等于大家都没有提高?
科考这种事情,又不是说写文章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就可以通过,而是从参加科考的那些人里面挑选水平最高的那一部分人通过。
总共就那么多名额,一科只能录取那么多人,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写出状元之才的文章来,还是要淘汰绝大部分。
这样的提高跟没有提高没太大的区别。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别人都不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文章水平,自己一个人猥琐发育,偷偷的提高,那才有效果。
柳青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只能感慨人性的复杂。
不过经文能够得到传播,他还是挺开心的。
选官的时候,二甲那个被选进了翰林院,另外三个都是三甲,就等着地方上有缺,好过去填补。
有可能是知县,也有可能是州府衙门的官佐。
这个柳青倒是没有特别的在意,就是用造梦术给朱励志谋取了一个知县的职务。
这个知县的职务同样是在边境,不过不是在金州府,而是在旁边的金山府。
那里道宫的势力也同样的介入不足,被他选中的那个县一样的没有道观,也没有城隍庙。
在这样的地方,正好可以发展香火。
徐清风升任金州府知府,古木县知县就出了缺,但是这个官职别的地方的进士都有可能去做,庆州的进士却没有可能。
知府是庆州出来的进士,知县还是,那就容易搞成小团伙,不利于朝廷的统治。
同在一个州府都不行,更不用说他们还是一个县的。
不过,去邻近的金山府做知县没有什么问题。
反正柳青又分出了四个分身,跟一个过去,也完全忙得过来。
徐清风就任金州府知府后,在全府所有的县都推行和古木县一样的政策。
与之相呼应的,是柳家也把产业往金州府别的县扩展。
边境地方官有着很大的自主权,有徐青峰这么一个知府在头上顶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