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澡回来,楚雄和楚霸已经聊到了村里的小学。
早年,村里是有个小学的,有一年级和二年级,每个班每年都能有二三十个孩子。
三年级之后,村里的孩子得到村外两三里的那所小学上,那是附近几个村庄的孩子共同上学的地方。
但现在,村里的教学点早就取消,都得到村外的小学上。
而那所小学,每年都没几个小孩子了,一个年级两三个,六个年级才十几个孩子,全部在一个教室里。
尤其在跟老婆被迫离开蓉城回来后,楚雄对人民公仆很不待见。
社会确实进步了,进步到楚雄都不会操作电视机了,拿着两个遥控器按半天,好不容易打开了,愣是没找到电视频道。
全是各种视频库,并且要付费看,电视台不知道弄哪去了。
猛一看觉得现在的电视内容更丰富,却没有了以前的电视端口,想看新闻和直播都看不了,操作起来也更麻烦。
以致大多数家庭的电视机都成了摆设,经常在家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不会操作电视机,更不舍得花钱看节目。
“对对对,那些当官的……”楚霸对人民公仆的槽点也很多,但看了眼楼梯那边,李煜刚上去睡觉,他小声跟老爷子一起吐槽。
反正在家里,深山老林,骂外面的人,不管骂谁都没事。
楚帆之前喝的酒,劲儿都差不多过了,现在很清醒,继续坐门口,听老爷子和老爹唠叨。
老太太和李煜了解这对父子,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牛要吹。
等他们困得不行了,会自己跑空房去,摊开一张凉席,倒头大睡。
乡下别的不多,就房间多。
别看城市也有很多空房,但都是商品,不住人,早年货主们都想先囤积起来,找冤大头接盘,或者狠赚刚需一族一笔。
然而现在,炒房人大多愁眉苦脸,他们多半不是有钱人,手上的流动资金不多,首付跟风炒房而已。
现在想卖却卖不出去,租吗资金回笼又太慢,没个三四十年别想回本,甚至因为租不出去而严重亏损。
这些人不算可怜人,真正可怜的是刚需一族。
那么多空房子,放那里生锈发霉的比比皆是,而刚需族要么买不起,要么买了便一眼看到人生,毫无幸福可言。
门口,透过细雨,楚帆望向黑夜。
自从有了路灯后, 乡下的夜不再那么神秘,村边的竹子在夜晚也失去了神秘感。
老人们再也无法恐吓小孩,说那片竹子是精怪,晚上会活过来。
老黄狗依旧趴在屋檐下,听雨听风听老屋。
祖孙三代,齐聚一堂,屋外雨绵绵。
听着雨,听着自己说的话,再听老爸跟老爷子说话的语气,赫然是三种不同的状态,楚帆唏嘘感慨。
他想起了一首词,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读者来欣赏,都能获得“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感。
它将雨和人生,一同描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