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邪医欧阳从七岁逃出家族之后便带着弟弟辗转到了国外,生活的大概范围是欧洲和北美。对于华夏的北京城她还真没多大印象,只隐隐记得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关于祖国首都的资料,里面儿有戏说北京城的东富西贵北贫南贱。
从清朝中叶,北京就流传着“东富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
以皇城为中心,“东”是指朝阳门、东直门一带,那里聚集着许多富商,他们先是靠运河后是靠洋务大把大把地赚银子,至今那里还遗留着一些带“仓”的地名,说明早年那里曾经有许多吞吐货物的大库房。
“西”是指什刹三海(前海、后海、西海)一带,那里历来是王府的首选,后海北岸有光绪、宣统的潜龙邸,南岸有和珅的宅院、后来的恭王府;再往西还有现在的儿童活动中心、过去的端王府……
“北”是指从西直门、德胜门到安定门一带,皇城以北至城墙之间,居住着许多贫穷的平民百姓。
“南”是指前门以南的外城,亦称南城,即现在的宣武、崇文两区的城内部分,那里居住着许多从事“卑贱”行业的人。
北京作为国都,官大官多,官是城市的主体,官本位是城市的主流意识,于是形成了“贵不一定富,富不一定贵;贫不一定贱,贱不一定贫”的与其它地方不同的特色。
以王府为代表的贵族,在皇帝之下、万民之上,能不为贵?但王爷的收入只是宗人府给的例银、挂官衔得的俸禄、皇上的赏赐,虽比百官和百姓多得多,但历来的王爷都不是大富之人,因为皇帝不会给他太多,因此是贵而不富。
商人虽富,但没有官衔就不能称贵,再加上长期以来“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使商人的地位永远处于中下等,即使是同仁堂那样受五品顶戴,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仍然只是个药铺,没人拿同仁堂当衙门,尽管它有专供皇宫的御差。商人再富,也要仰承官府的鼻息,就是来个衙役敲诈勒索,也得忍痛割肉,就是地痞流氓也能挤兑挤兑他,因为他富而不贵。
至于贫贱,就更简单了,贫只是只得家贫,像那些没落了的士族门阀等。而贱自然是只那些从事卑贱职业的人。什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