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4 故纸堆里的线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个作息方式。

    早晨起两人一起少量烤肉,白天李想训练、王齐培训之后挤出时间学习语言,这时候李想去给小强烧柴。李想现在经验丰富多了,会自己给地下室加湿,车库口的冰墙出现表面液化时,也会控制添柴量,顺便叫王齐去修冰墙。

    入夜后(实际是下午)吃正餐,然后分开,李想负责午夜前的警戒。等王齐敲钟(废铁盒子),她休息,王齐负责警戒,顺便做些适合夜间的工作。

    做完灶台之后,除了三天一次的砍柴,王齐还是为雪地装备烦恼。

    最适应雪地的材料只有木头,甚至都找不到替代品。而木头不可能用来做裤子,还是得用灾前的服装改。

    看着此地冬季寒冷,灾前理应家家户户都有防寒衣裤,但人类社会在运转的时候,市区内绝不可能任由一米厚的积雪填得到处都是,别说影不影响出行,城市还想不想收税吧!

    所以能搜集到的衣物与【低温野地行动】的需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异,只能满足保暖需求,特别灾后时间过去太久,很多面料都已经烂掉,可供选择的多为虫子不爱的化纤,高楼层保存相对好点,也十分碰运气。

    这里面尤其可惜的是皮革,它是一种相当好的防水材料,如果有皮质裤子和袜子,短期内就不用操心雪地装备的事了。

    然而皮裤属于羞耻着装,相对其他面料的裤子存量极少,且皮料无保养时更容易吸引虫子,找到的皮制品多半已经被蛀得稀碎,根本没有发现过完整的皮裤,以他零级针线活水平也没办法用家具残余皮料拼出一条不渗水的裤子来。

    次次选,羽绒裤,虽然也是虫蛀重灾区,在附近四楼往上的民居里还有一一定可用存量。

    但王齐试过,有大问题。

    羽绒的防寒机制是利用空气的超低导热率隔热,越是高级的羽绒,同体积内空气占比越大,可它本身是个吸水材质,于是问题又回到原点,当有人穿着并在雪地里停留时间足够久,表面雪融化渗入后会变成大冰棍。

    归根到底,文明社会的服装不是为了长时间趟雪设计的,得到林区才有可能在护林工作者居住过的地方找到合适的着装,可如果真是护林员所在地,建筑因丛林化损毁只会更快,什么纳米防水技术面料老化更为严重,东西根本留不到现在。

    无奈之下,他自学针线活,用两层类似冲锋衣面料的防水裤,取掉内衬,填充化纤绒做成类似羽绒裤的裤子。

    所谓的防水布也不是绝对防水,这么长时间过去什么疏水涂料都变性了,只能依赖化纤和化纤绒本身的疏水性,防雪液化的能力还不如羽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