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天后......
类型五花八门,国语粤语均有,但总归不是林意拿出的这一首歌的样子。
所以,这位老炮唱手,才有此一论,以他们这些人的创作而言,多多少少得向主流看齐的。
在一旁端着碗、竖起耳朵听墙角的林意,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他是赶不上主流么,别的暂且不谈,就一样:双周在手,天下我有!
自己要是祭出一首消失在这个时空的小刚老师的《黄昏》,绝对横扫榜单。论歌曲煽情,周教主面前,大多要提鞋;而论流行,周董面前,都是渣渣。
所以,自己没跟主流,非不能,而是不愿。
本身在后世,自己唱出的这一首歌,就相对小众化,连带着乐队本身,也只是在粉丝间追捧,未能破圈,也很少能在音乐榜单上看到他们的身影。
而选择洞窟酒吧内的这一首,就是林意的一次试水,一次试探,一次范儿。
他关注过当下的音乐潮流圈,在缺少湾岛周董这样一个流行音乐主攻手的输出后,整体上还是受拘束的。
所以,林意要在后海塑造起这样一种音乐范儿:年轻化,不同当下主流。
他要让后海这一带唱手圈子里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在谈到谁与众不同、不同于主流时,一定先想到“洞窟酒吧有个人”。
这么一来,这名儿,就有了!
而且。
自始至终,林意锁定的音乐受众群体就是与自己一个年代出身的年轻群体,走年轻化路线。
在林意看来,从自己这样的八五后开始,生长在改革开放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里,虽没有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弄潮,也没有起伏跌宕的成长过往,但每天睁眼就是快速疾驰的光怪陆离世界,应试考试、生活节奏压力接踵袭来。
那么,代表他们的旋律,不必苛求哲理,也不必面朝大海,亦不必皱眉费烟,但一定是抓耳、舒心的、放松的、有代入场景的。
这是一种音乐上的心理需求,在另一个时空,周董抓住了这种心理,所以,他杀出了竞争激烈的华语音乐重围,盆满钵满。
现在,林意决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