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们能将更多的时间用到处理后续之事上。孤要你们尽快拿出一个稳定西域子民的方案出来。你们,有没有问题?”
几人纷纷摇头,表示没问题。
王德真问道:“太子殿下,要不要请些文人歌颂陛下功德?”
这话也就只能私下里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明面上大家都是很含蓄的直接把各种花团锦簇的文章拿出来,不要命的赞美皇帝的伟大。
“不需要。”李承昭直接否定,并说道:“你们要时时刻刻的记住,父皇并不喜欢好听的话,父皇只重实务。你们能做一件对社稷对百姓有用的事情,比你们写十篇传世的文章更有好处。”
作为帝国的太子,李承昭常年跟在皇帝身边聆听教导,他非常清楚自家父皇非常讨厌手底下人溜须拍马。如果自己这次拿出所谓的文章歌颂父皇功绩,那只会让自己父皇非常的失望。要知道,父皇已经拒绝好几次所谓的泰山封禅之事。他还记得,父皇曾经语重心长的对他说过;把文章写的花团锦簇有什么用,那些文章能让帝国的将士作战更勇猛吗?文章能让帝国的百姓获得更多的粮食衣帛吗?文章能让帝国的百姓由衷的拥护帝国的统治吗?
当时李承昭就给出答案。
不能!
诗词歌赋在治世方面屁用没有。
何况,他也不喜欢无聊的诗词歌赋。相比较这些,他现在更想做事情,做出让自己父皇也认可的事情。
“是。”几人纷纷拱手。
泰山封禅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东突厥被消灭后,有大臣上疏请求过皇帝封禅。吐谷浑被消灭之后,又有大臣上疏请求皇帝前往泰山封禅。高句丽百济新罗被打死之后,还有大臣上疏请求皇帝封禅。往后,每次帝国对外取得大胜,总有大臣请求皇帝封禅。
这次也是一样。
在唐臣眼中,以当今皇帝的功绩,足矣前往泰山封禅。
但是,李智云还是拒绝。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他不想劳民伤财。
这让大臣们很无奈,还偏偏不好反驳。他们始终想不明白,当今皇帝为什么如此反感去泰山封禅。这种名垂千古的好事,皇帝为何一点也不在乎呢。
这不对劲啊!
不少大臣一直觉得,皇帝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