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秦之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

    两人对于成峤的想法领悟很深,但终究还有一点没有悟透,那就是另外再开一条上升通道对于秦军将士的深刻意义。

    只有一条打仗立功的上升通道,隐患太大了,将秦国变成了一个军事帝国,一个战争机器。

    上上下下的军功勋贵渴望建立更多的功勋,渴望得到更多,于是推着嬴政扩张,不扩张都不行,因为那不是文人的力量,而是暴力机器的力量。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如果是军队呢?

    不满于军队的需求,那么要你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

    不扩张内部矛盾就会扩大,如此一来,也只能通过外部战争转移内部矛盾,满足大大小小军功勋贵们的需求了。

    这是秦国一统后没有休养生息,依旧到处扩张征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秦国这只战争机器一旦开始运转就停不下来了。

    一个,两个军功勋贵,甚至是少数军功勋贵的意见都没什么,嬴政可以轻易镇压,但大大小小的军功勋贵都是一样的意见,嬴政就不能违背了。

    再加上嬴政自身也喜欢开疆拓土,秦国就在征战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秦国人口比起六国差远了,凭什么能够一锤六?

    策略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最本质的原因是秦国无比变态的动员能力!

    皇权不下乡,不存在的,动员能力能够到达每个乡亭聚落,到达乡亭聚落的每个人身上!

    说一个简单的数据,战国时期秦国人口与军队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五比一,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当兵的。

    这样的比例后世哪个王朝能够达到?

    要注意的是秦国又不是只有青壮年,秦国人口中还有老人孩子妇女,青壮年在总人口中又有多少呢?

    说是全民皆兵都不过分!

    战争时期,没有参军的男人,老人,孩子,妇女都是在为战争服务的,基本上没有人闲着,都有事情做,还必须在规定的时刻完成分配的任务。

    用现代的话说六国已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如此模样的秦国难道还不是战争机器?

    每一个人都是战争机器上的零件,只不过零件的作用不同罢了。

    这样的秦国在统一前自然是极为合适,能够将秦国的国力发挥到极致,但统一后还是战争机器就不合适了。

    除非一直向外扩张,保持胜多败少,否则容易崩溃,但一直扩张根本不可能,不提一直获胜的难度,常年累月,没有尽头的战争会让人打心底里厌恶!

    无论是军卒还是普通人都会厌倦,这也是历史上项羽刘邦打入关中,关中百姓箪食壶浆的重要原因。

    军卒和百姓实在是不想打仗了,只想过平静安稳的生活,哪怕苦点累点,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满足了。

    学宫的上升通道,就是成峤为了改变秦国战争机器性质的重要政策,与之相比让将士更加舍生忘死,忠心耿耿的作用倒在其次。

    ……

    听闻夸奖,成峤这次没有再谦虚,对着嬴政笑了笑,继续开口。

    “学宫计划顺利的话,秦国的官吏足以占据天下大部分紧要官职,他们将是稳定天下的重要基石。”

    “等到学宫在天下铺开,学宫毕业学子需要遵守异地为官原则,且任期不能太长,哪怕秦国学宫的学子也是同样如此,规矩最开始就要定下来。”

    嬴政和吕不韦自然能够轻易理解成峤的用意,颔首表示赞同。

    “学宫的筹建,我觉得应该交给司空府和少府负责,司空府为主,少府为辅。”

    “之所以让少府介入,是因为少府在各地都头分支机构,比起司空府更加熟悉地方事务。”

    “钱财由商会出,专款专用,除非不够,所以收进少府和国库的钱财该拿出来了。”

    “王兄,相国,那笔钱还在吧?”

    嬴政和吕不韦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成峤心中有些惊讶,少府的钱财还在就罢了,国都的钱竟然还在?

    这说明秦国财政状态良好,至少也是个收支平衡,吕不韦对于财政的理解挺深刻啊,着实是一把好手。

    “那就太好了。”

    “用六国的钱,来办秦国的事儿,心里就是舒坦。”

    嬴政和吕不韦闻言都笑了,的确心里舒坦。

    “由于涉及到的钱财数量将会很庞大,所以必要的监察不可少,我建议王兄,相国都要派人监察办事官吏,当然是以辅左之名。”

    “君上言之有理,财帛动人心,不可不防,不能给办事官员犯错的机会,这也是为了他们好。”

    吕不韦面带微笑,缓缓的捋着胡须,张嘴就来,给出了一个十分冠冕堂皇,正气凛然的理由。

    “王弟,你也派人监察吧。”

    “钱财由商会出,我会亲自盯着每一笔支出,这已经算是监察了。”

    “再说我想派人监察也没法,就罗网那些人怎么可能懂工程里面的猫腻?”

    成峤无奈的笑了笑,他麾下堪当大任的人才还是太少了。

    “这倒也是。”

    “学宫的大祭酒,由王兄你亲自担任,有空的话王兄也以去讲一讲课。”

    “啊?”

    “我亲自担任大祭酒?

    “还可以去讲课?”

    嬴政震惊的张开了嘴,如今他未亲政还可以,亲政后怎么可能?

    真当王上很闲吗?

    “君上,缘何如此安排?”吕不韦惊诧的问道。

    “以后学宫的大祭酒都由秦王亲自担任,不是说要去管事,只需要挂个名头,具体事务由下面的人负责。”

    “三级学宫,每一次升学都要考核,合格者上,不合格者淘汰,虽然淘汰者也能当官,但他们的.asxs.就要更低。”

    “比如没考上郡学的县学生,.asxs.就在乡亭之间。”

    “.asxs.最高的是通过最高学宫的毕业考试,再在殿试中入王兄眼中的学子,这类学子在试用期合格后可以直接授予重任。”

    “这么说吧,王兄担任大祭酒,天下所有学宫的学子都是王兄的弟子,通过殿试的学子就是亲传弟子,可谓天子门生!”

    “这其中的好处……”

    讲到这里,成峤闭口不言,拿起茶水喝了口,润了润有些干渴的嗓子。

    嬴政的双眸亮得吓人,好像小太阳般灼目耀眼。

    吕不韦的双眸也不遑多让,王上主持那所谓的殿试,那他这个相国担任最高学宫毕业考试的考官不过分吧?

    这学宫制短时间不可能取代举荐制,很长时间都将是两制并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举荐制就算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也必将被边缘化。

    参与进去,担任第一任考官将收获一批优秀的门生故吏,不过那是次要的,他现在就有很多门生故吏,重要的是名垂青史!

    这种创举必将名留青史,相关人等也必将名留青史!

    对于成峤而言,举荐制是存是留都没什么,只要学宫制成功,举荐制必将边缘化,就算还留存也不过是给高官显贵的福利罢了,在官员占据的不过沧海一粟。

    而且可以预见,学宫制一旦深入人心,举荐出身的人必定会被鄙视,不为官场主流,就像明朝的进士鄙视举人,监生,恩荫出身的官员一样。

    等到嬴政和吕不韦从遐想中清醒过来,成峤才放下茶杯继续开口。

    “王兄,相国别看我说得简单,实际上事情千头万绪,想要成功难度可不小。”

    “今天说的不过是个皮毛罢了,以后我们肯定还要进行多次讨论,根据现实情况更改。”

    “啪,不管有多难必须成功,我全力支持!”

    嬴政不等成峤继续说便开口打断,目光炯炯的看着成峤,脸上还残留着因为兴奋而产生的红晕,大手一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道。

    “啪,王上明见,老夫也会全力支持。”

    吕不韦一张老脸还残留着红晕,老眼精光闪闪,有样学样的一拍桌桉道。

    他如今最大的追求除了助秦国完成伟业,就是为了名留青史了。

    得,你们都这么说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干呗!

    ------题外话------

    这章八千多字,从没有一章写这么多,写完眼睛都有些花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