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巴不得想打阵地战决战,那样他们的火力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用弹药堆也堆死八路。
相反,八路军的那种骚扰游击战,时不时的冷枪袭击,才是他们最头疼的。
要不然也不会大肆的修筑壕沟炮楼,搞出一个囚笼政策来对付八路了。
莜冢义男没有直言反对,神色中却也有些许诧异:“难道我们的思路会如此之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山本一木淡淡道:“很简单,因为八路军今非昔比了,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武器。”
指挥部里汇聚了,参与大扫荡三万多日军的情报消息。
他们当中有不少跟八路军交上火了,凡是跟主力团交火的,大部分都吃了亏。
几乎每一份电报都提到了,八路军的轻重火力有了很大的增强,有一些火力竟然超过了被袭击的日军。
讲述了这种情况,山本一木分析道:“八路军一定是得到了很强大的势力支持,在武器弹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就像两个武士在比武,八路之前拿的是木刀,我们拿的是钢刀。
加之他们并没有练过太多的搏杀技巧,只能搞搞偷袭。
可现在他们换上了更锋利的钢刀,已经可以跟我们有一拼之力了,当然会蠢蠢欲动跟我们打一场决战。”
山本一木的比喻十分生动形象。
日军自开战以来一直取胜,所以依靠的无非是两点,士兵经过充分的训练,武器装备相较于对手更好。
依靠这两点优势,哪怕军官脑袋是榆木疙瘩,指挥战术呆板,也能把对手压着打,取得胜利。
现如今,八路军不知道什么原因,装备的武器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上抹平了日军的武器优势。
而多少年的战争下来,为了维持广袤的占领区,日军征召了太多的新兵,且来不及像之前那样高强度的训练,二线部队士兵远不如当初的精锐。
加之八路军在多年的战争里,在血与火之中,磨练出了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军官士兵。
彼此之间的差距已经无限缩小,远远没有之前那么夸张。
八路军改变以往的战争策略,打大战打决战,似乎就能说得通了。
山省太郎听完思索后说:“我承认八路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可决战的话……不可能,最起码这次不应该。”
他的理由十分充分,八路求援使用的是明码电报,说明此前并没有配备电台。
意味着是一个下级机关,向上级求援。
那这就不是一场有准备的决战,八路军能短时间抽调大批部队赶来支援吗?
恐怕是很难的。
山本一木道:“大决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可倘若是调集几个步兵团,跟我军展开场局部的战斗,这种可能性应当是不小。”
莜冢义男转过头,去看墙上悬挂的大比例山西地图。
形成右翼攻势的,是第四和第九旅团,加之其他的总有一万五千人。
现在第四旅团的两个步兵联队,加上机动大队,七千人已经投入到了战斗中。
折损了一千五百余人,才包围了八路的两个步兵团,这份代价不可谓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