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台的结局,所以他立刻道:“非常好,就按你的意思去做。我会向议会提出增兵的计划,并给达佛林勋爵去信,让他开始先期动员,我们就在缅甸给中国人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一旁的老威妥玛闻言心中充满了鄙夷,这些小气的家伙终于还是落入那个中国小皇帝的算计之中。格兰维尔的计划看起来好像是最稳妥,但却放弃了最直接简便的方法,联合法国日本出兵中国。在威妥玛看来,什么条约什么同盟都只不过是一张纸,一切都需要强大的实力作基础,中国现在之所有有这么多国家支持,就是因为他们打败了法国人。而只要联军能获得初期的胜利,就可以戳破中国人虚伪的强大。到时,现在这些支持中国的列强就会立马掉转枪头指向中国。
但眼前的家伙却因为舍不得埃及的一点利益而放弃了这样的做法。缅甸看上去是不如埃及对帝国的重要,但得到了缅甸就等于得到了一张随时可以进出中国腹地的大门。中国有帝国需要的市场、原料、能源、劳力,谁得到了这片土地,谁就可以主宰下一个世纪,相比来说,埃及又算得了什么。
后来,威妥玛把这些写进了他的《远东风云》一书中,这本书也成为研究中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历史的重要资料。不过书中的看法多数出自作者个人的主观见解,而没有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因而有失偏驳。就如同书中记载的这次意见之争,虽然事后证明如果采取作者的意见,中国可能会有大的麻烦,甚至有可能改变后来的历史。但当时正是自由党和保守党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在后来的一年内三易首相就是明证。索尔兹伯里侯爵采取看起来最为稳妥的方案似乎也无可厚非,毕竟向中国本土出兵所未能预料的风险太多了。
当英国上下还在消化中国突然参战带来的震惊时,帝国陆军的三个师像风卷残云一般扫荡了缅甸北部山区和掸邦高原东部。与此同时,方怀派遣了一批官员进入这里,开始帮助当地山民建立起现代的管理制度。
一直以来,这些山区都是接受当地土司的管理,他们既接受缅甸政府的册封,又接受中国的册封,但谁也调不动他们,可谓是处于“两不管”的状态。但英国的入侵打破了这里故有的体制,那些土司不是逃亡就是投降了英国人,只有少数土司带着山民藏入深山老林继续与英国人作对。
帝国重新恢复了这片土地后,便把那些逃亡和投降土司的土地分给山民,又联合那些亲华的土司组建临时政府,顿时得到了这些地区百姓的支持,连缅甸南部一些受到英军抢掠的百姓也纷纷逃到这些地方来,帝国军终于在缅甸初步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