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攻陷岘港的电报火急火燎地传回京城时,方怀正在和从美国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容闳谈话。
这位耶鲁大学的第一个中国毕业生,如今已是两鬓斑斑、年过半百的老人,在投身洋务运动的20多年中,他一直把组织青少年出洋留学,培养中国科技人才,当作毕生追求的救国理想。
同治七年,也就是1867年他将留学教育计划呈总理衙门,没有得到答复。1870年他再次与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奏,才获朝廷批准,自1872到1875年分4批共120名学童赴美留学,由陈兰彬、容闳分别任“幼童出洋肄业局”正副委员。
但历史上,在1881年,因清廷保守派的反对,留学生事务所被撤销。其时,在赴美的120名幼童中,除詹天佑和欧阳庚两人大学正式毕业外,其余尚在大中学校学习,不得已终止学业回国。不过因为方怀的出现,这些学子得以完成了他们的学业,一年之后他们就将毕业回国,可以预见,他们将成为国家各个行业的栋梁之材。
眼前的老人是方怀读书时最尊敬的几个人物之一,1912年4月12日,容闳逝世于美国,终年84岁。弥留之际,他牵挂的是祖国的繁荣富强,他对身边的两个孩子说:“你们回国吧!”美国《纽约时报》等报刊均作了报道,美国的人评价容闳说:“他从头到脚,身上每一根神经纤维都是爱国的……”
在美国,容闳去世的康洲哈城有容闳纪念碑,在纽约有容闳公立小学,在耶鲁大学、容闳的肖像与毕业与该校毕业的布什、克林顿等政界名人肖像并排一起受学生瞻仰。
这时方怀语气恭敬地对容闳道:“容爱卿,你的事迹朕早有耳闻,心中也是十分敬佩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是振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如今我华夏正面临恒古未有之变局,外要抵御强敌,内有百业待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