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八章 磨砺(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上述事宜能做好,那最少能减轻灾情危害。”

    崇祯皇帝所设赈灾公署,地方所明赈灾行署,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衙署。

    或许不被大明文官群体所承认,但只要一地的最高官员,去抓这件事情,那后续的诸多延展部署,就能一步步落成。

    赈灾这个举动,是此后较长时间内,治理天下,稳定天下的一个主旋律。

    毕竟处在小冰河时期下,想要改变这一特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过去较长的时间内,大明在赈灾之事上,包括整修河道,所耗费的粮饷很多,可是每年该出现灾情,依旧是会出现,且灾情往往很严重。

    归根到底,还是地方官府的不作为,地方官员的上下其手,将赈灾这件事情,当做暴敛发财的工具。

    天灾不可怕。

    人祸最可怕!

    倘若崇祯皇帝所定的赈灾体系,能在地方上有效运转起来,明确以工代赈的思想,积极备灾,备荒,组织起大规模的建设行动,就算不能叫灾情发生后,彻底叫其影响消失,但最起码能递减影响,那所耗费的赈灾粮饷,必然会大大降低。

    而想要做好这些事情,最关键的事情就在于人,赈灾体系的人才培养,若是能在一次次赈灾中,一次次组织建设中,慢慢的培养出来,那给大明带来的改变,就会呈现递增的态势。

    卢象升就是看到了这一本质。

    “巡抚,这是大名、永平、顺德等府,所查明的一些情况。”阎应元神情疲惫,抱着一摞桉牍,快步走进公事房,向卢象升说道。

    “其中在那份捐赈灾粮饷的名录里,学生等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查出部分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家伙。

    在直隶赈灾行署没有创设前,这些人就和一批不法粮商,暗地里哄抬粮价,想要以此低价兼并土地。

    时下各地的赈灾情况,虽说恢复一些秩序,然想要安抚民心,叫地方舆情平稳,这些人都必须要绳之以法。”

    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