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的,就是叫他们适应这种赈灾方式,并在实际的赈灾过程中,总结实际的赈灾经验,完善这套积极的赈灾方式。
只要此次的赈灾事,能妥善的进行解决,那么所斩获的获益,将会是寻常人等,所难以想象到的。
“皇爷,国丈来了。”
庞天寿走进东暖阁,作揖行礼道。
“宣!”
崇祯皇帝一甩袍袖,转身朝龙椅处走去。
既然是靠赈灾事,锤炼一些队伍,那崇祯皇帝也要借助此次赈灾,叫京畿这边,出现些不同的东西。
被自己捏着命门的吝啬国丈,亦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老臣拜见陛下!”
红光满面的周奎,走进东暖阁后,向自家女婿作揖道。
“国丈免礼吧。”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伸手道:“王伴伴,给国丈赐座,斟茶,朕要与国丈畅谈。”
“喏!”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随后便朝殿外走去,指挥着值守的宦官,给当朝国丈搬来木墩,斟茶。
“国丈,朕听说眼下汇通票号,取得的成就不小?”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周奎说道。
“启禀陛下,的确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坐在木墩上的周奎,微微欠身道:“眼下京城这边,开设有一家总号,两家分号,另通州、天津、沧州等地,皆开设有分号。
所揽储银子超五百万两,放贷出去的银子,亦有三百多万两,赚取的银子,亦有十几万两了。
老臣近期打算,在东光、故城、武城、临清州等地,再开设一批分号,好叫汇通票号的名头,在北直隶、山东等地打出去。”
你个老东西,还挺有头脑的啊。
知道先沿着大运河开设,借助漕运之便,来回调动资金流向。
漕运是大明南北的经济命脉。
这南来的,北往的,那商贾定然不少。
以此来讲名气宣传出去,给后续在北直隶、山东等地,其他府州县开设分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啊。
看着意气风发的周奎,崇祯皇帝的心里,生出些许感慨,果然吝啬的人,在经商方面的天赋,真不是吹的啊。
“国丈做的很好,朕很欣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