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人守住城池已经非常勉强了。
如果,在他们分兵之后,城中出现动乱,再加上有外敌进攻,只凭五百人根本无法守住历亭,一旦失去了历亭,前方攻打清河的大军也就失去了退路,形成了腹背受敌的局面,如此,情况对大军极其不妙。
只要大军攻下了清河,那个时候,再慢慢找这些桀骜不驯的家伙算帐不迟,何况急于一时呢?
故而,分兵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赵仁成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诸葛德威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考虑,并不是只是想杀人,想闻闻鲜血的味道而已!
攻下历亭的时间并不长久,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历亭人的人心暂时还不可能偏向自己这边,有许多世家豪强仍然处于观望的状态,他们就像墙头草一样,风往哪边吹,就向哪边倒。
在将军大人的强势逼迫之下,那些世家豪强选择了屈服,纷纷向大军供奉粮草,然而,将军大人已经率领大军离开了历亭,如此,这些人心中未免没有自己的小算盘。
在当前的情况下,出现了武力反抗占领军的事件,如果,本方不采取措施,不用铁血的手段将反抗压制下去,任由反抗势力肆虐,不管不问,那些观望的世家难免不会闻风而动,如此,不但征集粮草的任务无法完成,等反抗的势力壮大之后,只守住一座历亭城又有什么用呢?
况且,这个时候,除了历亭人本身的反抗之外,不可能有别的势力参与,就算留下五百人,只要小心一些,城里的那些反抗势力也不敢轻举妄动,待他们收到郭家堡被自己铲平的消息后,更是不会冒险行动了。
经过一番争论之后,赵仁成妥协了,不得不同意了诸葛德威的意见,毕竟,诸葛德威是一军统领,在命令没有下达之前,他可以和他争论,但是,命令一旦下达,就必须依令行事了!
本来,诸葛德威没有必要和赵仁成争论,只是单纯地下命令就行了,不过,赵仁成原本是高畅的亲兵,作为一个聪明人,诸葛德威自然不会轻易得罪于他。
不过,他毕竟是堂堂的一军统领,必须要保证自己的权威,不能什么都听从赵仁成的意见,他不想被那家伙架空,所以,在经过一番辩驳之后,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于是,赵仁成率领五百士卒留在了历亭,他则率领另外五百人出现在了此地。
“离郭家堡还有多远?”
诸葛德威望着前方,沉声问道。
“禀告大人,此地名叫白鹿原,距离郭家堡还有二十里地!”
在他身侧,有一个从敌人的攻击下逃出来的征粮队的队长,他原本是诸葛德威营中的士兵,不过是当地人,在那次突袭中,因为熟悉当地的地形,逃脱了性命。
郭家堡的乡兵对本乡的精壮并不残忍,将他们俘获之后,收拢在了自己军中,不过,那些原本属于高畅军的士卒们就没有什么好下场了,他们被俘获之后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和战死者一样,身首异处。
在出兵之前,诸葛德威特意在誓师大会上让这个士兵上台讲述同袍的遭遇,激发士兵们的仇恨,让他们更加充满斗志。
攻下郭家堡之后,鸡犬不留!
这就是诸葛德威下达的军令,高畅并不是不允许抢劫,屠杀,有时候,为了某种目的,抢劫和屠杀是必须的,不过,他不允许士兵们私自劫掠,不管是劫掠还是屠杀,都必须听令行事,所有劫掠的财物必须交公,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由军官分发给士卒。
除了一军的统领外,其他人都没有资格下这个屠杀令,因为高畅不喜欢无谓的杀戮,若非必要,他不会下达屠杀令,故而,在高畅军中,这个屠杀令还从未下达过。
为了震慑其余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诸葛德威下达了屠杀令,他相信,要是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得知了郭家堡这些反抗者的下场,做起事情来,或许会三思而后行。
至于,郭家堡的那伙人,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就算对方人多,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只是担心那群家伙乌龟不出头,坚守在坞堡之中,这会给本方带来一些麻烦。
攻打黄氏一族的坞堡时,他了解到,要想在没有内应的情况下,攻破坚固的坞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那是什么?”
一个亲兵突然指着右前方,诸葛德威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几匹快马在原野上向着本方疾驰而来,根据目测的距离,离本方大概有五六里地,在那几匹战马的身后,有几十骑在追赶,在他们身后,漾起了大股的烟尘。
在那群骑兵的身后,是一道绵延的小土坡,不时,有人影出现在土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坡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像蚂蚁一样从土坡上爬了下来,密密麻麻的一片。
“前面是我军的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