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怒惩
虽是不见,那牵挂,却一刻都不曾少。舒骺豞匫只是,如今守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
我很想不在乎,可是怎么能不在乎。
烛摇一夜,又成灰烬。
黛玉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窗棂透白,这一夜,动也未动,俨然一尊精雕细琢的玉像。
紫鹃进来,看她如此,不忍道:“姑娘,别这样,王爷冒死救你,就是想要姑娘好好的,所以,姑娘更要好好的保重自己,否则,等王爷醒过来,看到姑娘如此,岂不是更加心疼?”
黛玉轻轻的叹了口气,缓缓开口:“他如何了?”她很平静,非此中人不能明白,那正是已经过了限的悲伤。
可是那边并没有消息传过来,紫鹃也不能空口白话,所以,只好摇了摇头。
眸中如旧,却有两行清泪,无声的滑了下来,黛玉有些惘然,小手很用力的抠着衾褥:“我能为他做点什么,我什么也做不了……”
紫鹃看着心中疼的很,却劝不出口。
姑娘心中的那个死结,唯有王爷自己去解开,旁人谁也奈何不得。
“玉姐姐在么!”赫连冰清脆的声音响起,紫鹃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能让姑娘笑一笑的人总算是来了,连忙迎出去道:“公主来了。”一面抢先一步跟赫连冰耳语几句,压低了声音道:“公主劝劝吧。”
赫连冰眼睛瞪得大大的:“这还得了。”连忙抱着雪儿进来道:“姐姐我把雪儿给你送回来了。”
雪儿一见黛玉,立刻从赫连冰怀里挣脱开,窜到黛玉床下,昂着脑袋哼哼。
黛玉看到它,蓦然想起那夜的情景,一手扶着雪儿的脑袋,被它抱起来,前番泪犹未干,此时又添新痕迹。
赫连冰怔了怔,便明白这泪是为谁而落,近前坐在黛玉身边道:“在我们那里,能心甘情愿为自己心上人而死的男子,才是真男儿,所以,玉姐姐应该为溶哥哥觉得骄傲才对。”
黛玉苦笑了一下:“我只想他醒过来。”
赫连冰道:“中土有一句话,也不知道我听的对不对,叫吉人自有天相,玉姐姐放心,溶哥哥一定会没事的,他还要娶你做他的妻,便是为了玉姐姐,他也会好好的活下去。我担心的,倒是你……”
黛玉不解:“我?我怎么了。”
赫连冰叹口气,捏了捏黛玉纤细的手臂:“看你瘦的风吹吹就倒的模样,溶哥哥一日不醒,你就不吃不喝,再这样下去,等到溶哥哥醒了,你却又病倒了,他心里一定不好受,本来十天就能好的伤,却要一个月两个月恐怕好不了,你再因他不好,自己也不好,你们都不好,就不能成亲,哎,这么拖来拖去,我都回达斡了,连你们的喜酒都喝不到。”
她这番东扯西扯,把黛玉绕的一阵晕,哭笑不得:“这都是哪里跟哪里。”
赫连冰握着她的手,很认真的道:“姐姐,你就算是不为别的,为了溶哥哥,也要打起精神来。我听溶哥哥说过,他的心上人是个非常勇敢的女子,她是江南的女子,柔弱美丽,上不了马,射不了箭,却在失去了父母家人的时候,不肯依附别人,敢自己一个人撑起门庭,溶哥哥说,只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做他的妻子。”
黛玉心下不能不动容:“他是这么说的?”
赫连冰猛可的点头:“所以,那会子我听溶哥哥说了之后,便好奇的很,你到底是怎样的女子,那天我见到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心头微微悸动,黛玉轻叹一声:“冰儿,陪我去个地方吧。”
黛玉要去的地方是普心庵,去行宫并不远。
主持早已听报,知是郡主前来焚香礼拜,便扫净山门,亲自迎出。黛玉亦不令人跟随,只亲身一人进了大殿。
大殿的门缓缓合拢,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悲悯的俯瞰芸芸众生。
梵钟隽长,檀香幽浮,女子素衣敛衽跪于蒲团之上,双手合掌,安静阖眸。
声音,静静的回响在大殿之上。
“观音大士在上听告,小女黛玉幼失怙持,伶俜孤苦而至于今,夫君水溶,恩义深重,护我于乱世,许我以深情,然屡遭愆难,于今命悬旦夕之间,望神佛苍天有灵,知其志向,慈悯怜恤,令安渡此劫,黛玉甘愿减寿十年以达此恩。”
求罢,前额轻轻落地,一任泪落自干,仍是长跪不起。
殿外的紫鹃等人听见,都是唏嘘不已,雪雁干脆就落了泪。赫连冰虽是天真烂漫少有忧虑的性子,此时听见也不能不难过,却也不习惯在人前掉泪,亦不忍再听,只道别处走走,便掉头走开。
寺院很大,她三转两转,便不知路径,只好想寻个人问问,正好路过一畦兰田,一个一身缁衣的妇人正在那里修剪兰花,便道:“这位婆婆,请问我要回前殿去,怎么走。”
那妇人缓缓的起身,转过来,见眼前的少女不过十四五虽,眉眼清澈,笑容灿烂,一见便陡生好感,亦不以异族为意,笑道:“从前面这条路,右面一转,走过一排藤萝架,再过了苦海慈航的门便是了。”
赫连冰对这位笑眼弯弯的婆婆也不无好感,便很男孩子气的抱了抱拳:“多谢婆婆指点。”转身就要走。
妇人忽然出声叫住她:“小姑娘,且慢着,你不是本朝中人,怎么会到这里来。”
“哦,我叫赫连冰,我陪着我姐姐来的。”赫连冰笑一笑道。
“你姐姐?”妇人皱了皱眉。
“我姐姐是容慧郡主,她在前头上香,给溶哥哥祈祷呢。”赫连冰怕黛玉等着她着急:“婆婆,我现走了。”
妇人点了点头,轻声道:“容慧郡主?”
又一位年纪稍长一点的妇人走近:“娘娘,是林海的女儿,乳名唤作黛玉,襁褓之中时,娘娘也曾见过的,前些日子,才指婚给了北静王。听说北王受伤了,这位郡主大概是来庵中焚祷的。”
被称作娘娘的妇人,闻言叹了口气,轻轻的摇了摇头。
日色升起又迟暮,女仍然跪在那里,一动未动,苍白的小脸上,玲珑樱唇紧抿着,透着倔强,偶然过来添香的沙弥尼亦有些不忍的看看她,道一声阿弥陀佛,安静的退出去。
眼前,恍惚间,全是他,无论什么样的时候,他那从容的微笑,那沉静深邃的眸。
当大殿的光线终于黯下来时,瘦弱的身体忽然晃了两下,歪倒在地,铃兰淡香,一双白净匀称的手将她扶了起来,一个声音在耳畔:“须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何必自苦。”
“浮沉于世,本就是自苦中来。”
黛玉信口答了一句,抬眸,触上的是一双慈爱的眸子。妇人四五十岁的样子,面容白皙,虽无十分容貌,可一笑一动,便是一种不同寻常的高贵,这样的风采,似是在什么人身上见到过,她点头:“果真是通透颖悟,你既这么说,我倒是不好劝你了。”
黛玉微微一诧,罥烟眉若蹙:“你是……我好像……”
“你没有见过我,可是你一定见过我的儿子。”江妃淡淡的笑了一下,气质卓然,如闲云野鹤。
黛玉更加不解。
“宇文恪!”妇人笑了笑。
黛玉一怔便道:“你就是,江……太妃?”
江妃微微点了点头。
黛玉不觉肃然,敛衽为礼:“小女黛玉见过江太妃娘娘。”
黛玉此刻的恭敬没有分毫的敷衍。
这位江妃在大周,是个传奇般的存在。她历经两朝,她是前朝末帝的幺女,前江氏的后裔,经历血腥的宫廷之变,为当时还是燕王的太上皇看中,曾一度非常得宠,而这一切,在宇文恪出生之后戛然而止。而江妃的性情平和淡泊,得宠与失宠都未曾耿耿分毫,亦不计得失,不计荣辱,安守后宫一隅,抚育幼子。
三年前宇文祯登位之后,她自请入远离京城却距离上阳宫很近的普心庵潜心修佛、植兰种草,不问世事,其实,实则和软禁没什么两样。
黛玉是从心里敬重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