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无人问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验证纳米压印技术到底能不能生产SOC,星云科技研发部专门成立了一个芯片设计项目组。

    目前有两款芯片正在设计,代号为“长庚”,一款是65纳米制程芯片,一款则是40纳米制程芯片。

    刘大郎最想要的三种芯片,一是移动平台,二是基带芯片,三是射频芯片,其他的往后排也行。

    这三个是比较重要的,其他的什么电源管理芯片、开关模块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等都非常简单。

    首款“长庚”芯片到底什么时候能出来,刘大郎也不好估计,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做这种芯片。

    纳米压印技术生产的芯片,内部堆叠方式跟常规芯片完全不同。

    包括架构都得自己研究,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流片,就是个无底洞,最终的成果还不知道怎么样。

    三星在note7时代,第一次用上了三星自研的架构,随后就因为种种问题,被迫改用了公版架构。

    星云科技研发部的人员也想用公版,来得快!问题是技术不一样,拿公版套上来铁定用不了啊!

    好在技术已经有了,设计上只要多摸索几次,总会有解决办法。

    刘大郎忽然有些想念【科技宝典】当中的“九霄”系列芯片图纸,可惜最便宜的图纸都得7纳米。

    40纳米的SOC,生产出来也是纯纯的低端处理器,连发哥都已经28纳米了,谁还用40纳米啊?

    当然,即便“长庚”芯片成功了,也只能拿一部分,来做大郎手机,其他产能都到了官方手里。

    根据刘大郎的判断,短时间里,大概一年内,星云科技想要用上这块低端芯片,还有些困难。

    所以星云科技研发部只分了一部分精力出来,他们不是芯片公司,其他方方面面都需要研发。

    林栋带领的工程师团队才是最忙的,不光要忙星云OS的适配,还要兼职一部分星云原生APP开发。

    目前主要集中在星云视频、星云阅读和星云游戏上,现在更像是一个优化了使用体验的网址导航。

    把其他平台,或者网页上的东西直接搬过来,去掉广告,让界面简洁又功能丰富,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做这种平台,付的版权费不低,林栋等人将它作为前期的选择,随后再变成自己的平台。

    其他项目组同样非常忙碌,索尼的两颗摄像头已经到了,星雨-沐的摄影算法,还在一直优化中。

    还有芯片测试,这个芯片测试是测试买来的芯片,以及屏幕参数调整、毕竟视觉观感是第一位的。

    C级LCD屏幕虽然只有720P,但可以通过微调,把720P的屏幕做到极致,让显示效果媲美1080P。

    当前优先级别最高的,依旧是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