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我阿姊会原谅你吗?”
“你。。。。。。”“我问你,如若你爱的人杀了娄昭,你会因为那个人是你的心上人而原谅她吗?”
“我。。。。。。”“你不会。”高欢一脸笃定。
他走到娄昭君身后,抚住她的肩膀,慢条斯理地说道:“你尚且如此,又何况是我那向来看重亲情的阿姊呢?昭君,你与我阿姊再也不可能了,与我继续做一对默契的政治伙伴,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娄昭君缓缓闭上眼睛,随后她听见自己吐出一字:“滚。”
高欢丝毫不恼,他轻拍了几下娄昭君的肩膀:“好好想想吧,毕竟我们都是有孙辈的人了。”
临走前,他补充了一句:“沾上的血是洗不掉的,因为沾上的瞬间就已经融入你的血肉了。”
娄昭君黯然神伤地坐到床榻上,右手微微遮住面部与右眼,心中满是疲惫与难过。
确实,她一早就明白高鸢谊如果知道了自己参与谋害了高瑰一家,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但是她还是做了,不顾被高鸢谊知道后,两人交恶的风险。
高鸢谊说得对,她和高欢一样,是天生的政客,天生理性思维多过感性思维。
她与高鸢谊性情截然相反,她甚至不敢保证往后自己还会不会做出违背高鸢谊原则的事情。
这样一想,她开始觉得方才那个想求得高鸢谊原谅的自己太过荒唐与可笑。
罢了,既然已经没有机会恢复过往感情,还不如就此放过彼此。
“鸢谊。”一滴泪随着叹息声落在她的手上。
元象元年十一月中旬,钟离郡公尉景主动上疏请求外放别州。
数日后,皇帝下诏授予尉景青州刺史一职,命其即日携家眷赴任,并授其子尉粲给事黄门侍郎一职。
十一月二十五日,渤海王亲至晋阳南郊送别尉景夫妻。
彼时,刚被诊出怀胎四月的娄昭君正在元韶府上亲自照顾因失足落水而高烧不退的长女高彻。
那个时候,娄昭君还不知道高彻这次落水并不是所谓的意外。
※※※
娄昭君的最后一个孩子,也是她的最后一个儿子,出生于元象二年的四月中旬。
这个孩子也是渤海王高欢的第十二子,他们为他取名高济。
与此同时,皇帝与高欢关于立后的拉锯战也到了尾声。
拉锯战结果:高欢无奈答应了皇帝对其次女的求婚请求。
六月中旬,皇帝下诏册立渤海王嫡次女为后,并于同日下诏改元兴和。
在册立与正式完婚期间,渤海王府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之前无故失踪的大行台右丞杨愔被光州刺史奚思业找到并送回了晋阳。
娄昭君当时正好在高欢书房内室翻阅文书,于是凑巧听到了高欢与杨愔的谈话。
说起杨愔其人,娄昭君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此人出身大族弘农杨氏,其父生前是魏国有名的循吏,是以杨愔少年时就蒙受父荫,得授羽林监、通直散骑侍郎等职。
其后,由于杨氏襄助孝庄帝诛杀尔朱荣而遭到尔朱氏事后反扑,居于洛阳的杨氏一族被尔朱氏诬以谋逆之罪,一众人等险些被尔朱氏诛尽,只余杨愔及其二弟一妹幸存。
为躲避尔朱氏追杀,杨愔当机立断地带着弟妹投奔高欢,转而为其效力。
此后杨愔也因为他出众的才华与谨慎的性格而受到高欢重用。
可杨愔偏偏就在他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突然失去了踪影,令许多人都措手不及。
因此高欢这次见到杨愔,并无多余的话,一开始便直入主题,命令杨愔为自己的失踪做出解释。
杨愔解释:是同僚郭秀致信给他,说高欢已经决定将杨愔交由素来不喜杨氏的孝武帝元脩处置,而且抓捕他的人已经上路,劝他快些逃走。
杨愔当时本就因为堂兄杨幼卿死于孝武帝之手而心怀愤恨,一见此信,立时就信以为真。
于是他一面制造出落水失踪的假象,一面改名换姓地到千里之外的光州居住生活。
若不是奚思业识破了他的伪装,他只怕是要在光州度过余生。
杨愔说完,又怕高欢不相信自己的话,遂掏出自己收藏的那封郭秀寄来的信笺,并声称愿意与郭秀对质。
高欢看过信笺,心中开始有些相信杨愔的话,道:“这件事孤会彻查的。”
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