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问题面前,秦延山还是决定试一试。他亲自跑了一趟云南,跟陈璐谈好的供应商见了面考察了竹子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最终还是跟对方签了供货协议。
前两批竹子到货,秦延山和老张检查的很认真,见竹子没什么质量问题也就渐渐的放松了警惕。
竹子成本压缩,抽成40%的云创收益水平瞬间上升了一个层面,账面流水直逼一枝独秀的鞋厂项目。
张海显然对此并不满足,他知道竹子原材料的材料成本还有很大的压缩空间,便一再提醒陈璐可以在成本上再做调整。
陈璐知道眼下已经是最好的状态,再继续压缩材料成本必然会导致产品质量下滑,因为短期效益损害到产品的口碑,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然而,让陈露没有想到的是,张云创也支持儿子张海的想法。
张云创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短期效益和产品口碑孰轻孰重。只不过张云创和晨露考虑问题的角度全然不同,一来,鞋厂项目在云创一枝独秀,这已经让张云创和汪守业之间的权力制约失去了平衡,长此以往,汪守业重提销售分成压缩云创利润空间只是时间问题。必须得有一个项目的收益水平超过鞋厂项目,这种情况才不会发生。
另外,张云创考虑最多的还是张海进入云创的合理性问题。没有一个足够抢眼的高收益项目,哪怕是一个短期高收益的项目,都足以向整个云创展现张海的能力。
张云创知道,如今短视频风潮逐渐崛起,日后更是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云创的很多中高层骨干早就被很多行业猎头盯上,现在他们还没被挖走一方面是云创的实力以及给他们的待遇水平足够,但更重要的还是云创的组织架构和晋升机制,给了所有人公平晋升的机会。
儿子张海接管云创已经是必然,而一旦让这些人意识到张海没有管理好云创的能力,云创就会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竹编项目能够做出名堂,哪怕是短期的高收益,至少能让中高层骨干们安心。
意识到张云创也站在张海这一边,陈璐只能调整计划。
事实上,陈璐已经跟南方的竹子供应商谈好,从第三批竹子原材料开始,供应商可以掺杂劣质竹子,这样可以吧竹子原材料的成本进一步压缩,供货商和黑泉社区也都能实现双赢。当然,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陈璐非但找到了更适合上镜的篾匠,还跟负责检查竹子质量的工匠搞好了关系。
陈璐并非没有底线,他跟工匠探讨过,劣质竹子虽然质量差,但初期表现并没有太大区别,只会降低产品的使用周期。
这样一来,非但降低了成本还缩减了产品的使用周期,对提升销量大有好处。
前几次的竹子原材料,秦延山和老张都没有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