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的这位好朋友出自书香门第的许家,是清贵的翰林世家,门风极好,老太爷于公于私都很满意,孙家的大爷却并不赞同父亲,总觉得这许家虽然清贵,却着实没甚助力,双方孩子年纪都这般小,说不准日后有什么变故,岂不是平生波澜。
可惜当时候老太爷当家,孙家大爷心里头不满也无可奈何,后来老太爷过世后,大姑娘一日日的大了,模样、性子、才情越发的出色,孙家想要靠着她博富贵的想法也越发的收不住,偏偏许家这些年不但没有更进一步,反倒因为许家当家老爷突生疾病过世,而家境衰败了下来,因而对这段当日老太爷定下的娃娃亲便更是如鲠在喉。
许家人丁不旺,许家老爷是一脉单传,并无嫡亲的兄弟帮衬,旁支也并没有能够撑起门庭之人,许太太又只得了一个儿子,年纪尚小,更是无力支撑,便带着孩子回归了原籍东陵县。
这东陵县距离姑苏不远,在太湖的旁边,虽然只是个小县,但民风淳朴,颇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许太太带着儿子许文英在东陵县住下后,见儿子一日大过一日,不仅相貌肖似他过世的父亲,就连这才学也是与日俱增,只可惜东陵毕竟是个小地方,先生的本事也有限,文英的才华只怕会被埋没了。
忧心儿子的前程,这许太太便想到了姑苏城里的孙家,当日孙、许两家联姻互换了信物,后来许家败落,许太太虽然搬回了距离姑苏不远的原籍东陵,却并不愿意带着儿子上孙家去,只想着待日后儿子长大有了出息,金榜题名的那一日再去孙家求娶,才算是堂堂正正扬眉吐气,落魄的时候攀附上去,岂不是让人看低了去?
不过时过境迁,如今看着儿子的学问在东陵县这个地界恐怕难有进境,许太太便想着带儿子去孙家拜会,不为旁的,只求儿子能够在姑苏城里面附学罢了。许太太也都想好了,若是孙家信守承诺自然再好不过,若是万中有一孙家想要悔婚,她也不强求高攀,只巴望着儿子能得一个进学的机会便是。
许太太心中打定了主意,便带着已经十二岁的许文英离开东陵到了姑苏,孙家一听许家人来了,倒是热情接待,孙太太对许太太一口一个亲家,亲热得很,孙老爷对待许文英也是宛若亲子,对于附学一事更是满口的应下。
许太太不疑有他,心里面感激万分,越发觉得这孙家不愧是名门世家,信守承诺自与别家不同,因而便没有推拒孙家的好意,带着儿子到了孙家给他们置办下的宅院住了下来。这宅院是个两进的宅子,虽然不大却也够母子两个居住。
许太太一心感激,自然不知道自己是掉进了虎狼之窝,这孙家早就有了退婚的心思,奈何这牵扯到大姑娘的闺誉,是万分不能马虎的,他们可都指望着大姑娘平步青云,这名声一事可是万万错不得的。
好在与许家的婚事外人不得而知,许家又败落到只剩下孤儿寡母,这事情却不难办,孙家心狠手辣,生怕大姑娘有过婚约的事情传扬了出去,因而准备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这才在许家母子面前佯作亲热,半点儿口风都没吐露,暗地之中却是订下了毒计。
待到转过年的清明时节,孙家提出派人护送许家母子回东陵修缮祖坟,许太太不疑有他,便带着儿子一道回去东陵,待行到了太湖边上,孙家人在母子两个的饭食之中暗下迷药,将迷昏过去的
母子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