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抱个娃娃回来?”太子爷出门一趟,回来就多了根小尾巴,大阿哥很想不通。
“你猜?”太子爷笑而不答,反而兴致十足地逗起大阿哥来,又多了个弟弟变成女娃娃,他会偷着乐吧。
“公主府抱回来的……”大阿哥试探着猜道,不会吧,老爷子能让他把自个儿“亲生骨肉”抱走,想不明白。
“小九儿乖,快叫二嫂。”太子爷没有直接回答,却是低头对胤禟说道,边说还边眨着眼睛。
“二嫂好,我是琪琪格。”胤禟不明所以,乖乖叫了声“二嫂”,心里却在嘀咕,这个二嫂应该是熟人吧。
“小九儿,他是……”胤禔本来还以为胤礽叫的小名,谁知小女娃却说自己叫琪琪格,他再仔细一想,这是老爷子的大妞妞,怎么取名字也不会排到九字,胤礽的那句“小九”,分明另有所指,最大的可能就是——
“胤禟,他是胤禟。”太子爷这回不卖关子了,还乐滋滋地道:“怎么样,比以前还漂亮吧。”
“二哥,他是谁啊?”胤禟虽然不满意胤礽称赞自己的容貌,不过人在屋檐下,他也没胆量反抗,只是对胤禔的身份提出了疑问,他能猜到这是他的某位哥哥,可具体是哪个,他却想不出来,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啊。
“你猜呢?”太子爷显然是对这种“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游戏很感兴趣,逗完大阿哥,接着逗九阿哥。
“猜不出来。”胤禟老老实实摇头,“我觉得哪个哥哥和太子哥哥都没这么好。”
“哈哈哈……”太子爷没吱声,大阿哥指着他,笑得直不起腰,小九的话,百分百是真话。
尽管相认的过程不是那么愉快,不过这天过后,胤禟还是在阿哥所安下家了,为了不打搅自己和儿子的相处,胤礽把胤禟扔到胤祉那里去了,至于他们兄弟之间是否有共同语言,那就不是太子爷需要考虑的了。
不晓得是不是四爷当年在儿子面前太过严肃的关系,乾隆自登基起,就表现出一种对赞赏的极大渴望,以至于乾隆朝的臣子们都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在写奏折的时候,都是按照一比九的比例,严格安排奏折内容的。
什么是一比九呢,就是正经事情说一句,拍马屁的话说九句,差了这个比例,折子很容易被砸的。
如果这会儿在养心殿处理折子的是乾隆,他看到这些内容大概会很满意,可当处理的折子的人换成了太子爷,他表现出来的,就只能是愤怒了,他们以为他很闲吗,每天花半天时间从那么多废话里找出有用的内容来。
刚开始的时候,太子爷勉为其难地忍了,不管怎么说,他就是个代班的——以后能不能转正,都还不好说——把人家正主儿的习惯一下子全部推翻,感觉不大好,再说要是引起小弘历的怀疑,他以后的行事,就要棘手多了。
然而太子爷的耐性着实有限,忍了半个月,终于忍无可忍,他决定,要么自己走人,要么就让那些人全部配合自己。
太子爷的初衷是很好的,引发的后果却是很严重的。当然,这个严重是争对小弘历而言的。
本来呢,就连太子爷自己都认为,他让朝中大臣们在上奏折的时候写得简明扼要点,会引起众人的争议。
毕竟,几十年的习惯都过来了,突然说改就改——还不是正主儿改的——有人接受无能也是很正常的。
太子爷没想到的是,对于他的这个意思,满朝文武,居然就没有有意见的,与此相反,大伙儿都还挺乐意的。
这使得太子爷在减轻工作的同时略感困惑,因为想不通,他还跑回去问过胤禔,答案完全出乎意料。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以为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文采,能数十年如一日的写出锦绣华丽、用词还不重复的折子。”听到胤礽的问题胤禔只有翻白眼的冲动,同时感到庆幸,幸亏他们生在康熙朝,要不上朝听证的第一关他就过不了。
事实正如胤禔所说的,如果乾隆单纯只是想听好话,大臣们的负担还不会很重,关键他还附庸风雅,既要人夸赞他,还要夸赞的不明显,不能看出刻意的痕迹来,这样一来,满朝文武的日子就都不好过了。
不说那些不通文墨或者文才有限的武官,就是自认为才华横溢的文官们,被压榨了这些年,也写不出新鲜玩意来了。
正在这时,有人告诉他们,以后写折子不用写废话了,有什么事直说就好,他们能不激动吗。
就算只是二阿哥监国期间的短期改变,那也很好啊,起码可以让人喘口气,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