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秘密基地中的秘密
孙恒的兄弟来的很快,他到来之后,我和李欢欢也得到了自由,据说是他带来的一纸命令救了我们。在看到了命令之后,这里的公安局才让我和李欢欢走出酒店,恢复了自由之身。
这个自然是孙恒求着陈老帮忙,才最终达成的。我和李欢欢赶紧的给陈老和孙恒道谢,然后休整了两天,确定了没有人在跟踪我们之后,才带着孙恒的兄弟——应三友,一起来到位于本省西部山区的废弃矿山。
应三友是个轻易不说话的主儿,他从见到我们以来,三天时间,就说过两句话。一句是“我叫应三友”;另一句就是“孙恒叫我来的”。至于其他的,随便我怎么问他,他都一言不发,只是看着我笑。
我不知道这是他的性格,还是他的习惯,又或者是他们部队的规定。反正我再三试过之后,就决定不再和应三友说话了。
李欢欢对此倒无所谓,她专心的开车领路,放佛车上就只有她一个人似的。
我们来到矿山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四点十分。下车后李欢欢带我们走了将近十公里的山路,才来到一个很隐蔽的废弃矿道口。
对于弃车不用,反而走山路的原因,李欢欢解释的时候这样说:“车子会留下痕迹,很容易被跟踪,还是走路来的更安全些。”
应三友早就有些着急了,他大概是担心晚上光线太暗会影响他的工作,所以一到地方,他就迫不及待地解下他的背包,冲进了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矿道。
李欢欢和我立即跟上,很快就来到了一道钢铁大门前。
李欢欢上前打开了这一道门,这道门她打开过,知道如此打开,所以很是顺利。
应三友笑着对李欢欢竖起大拇指,却还是不说话。
我们便一起往里走,不多一会儿就看到了李欢欢说的第二道大门。这道门是合金制成的,上面有一个数字键盘,一看就知道是电子密码锁。
我和李欢欢主动的退开,把地方让给应三友。我还拿了一只手电负责身后的警戒工作,防止有人闯进来偷袭我们。
这里是万龙会的秘密基地,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外,也没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了。但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做了准备的。
李欢欢负责盯着应三友工作,她对不熟悉的应三友还是很不放心的。
应三友毕竟是专业的,很快就打开了这第二道大门,而且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样子。
我们接着往里面走,很快的就看到了第三道大门。这一道门户很是奇特,门板上面居然什么都没有,就是一整块铁板。我和李欢欢感觉奇怪,应三友也是一脸的不解,不时地回头看我和李欢欢。
我忍不住也上前观察起来,好久之后,认输退后。李欢欢也是如此,观察了好一阵之后,只得退回来。
应三友的脸上开始出汗,很快的,他在大冬天里的居然汗如雨下,他被难住了。
我看见他把一件件精良的仪器拿出来,一一的试过之后,又一件件的放回去。如此一个小时之后,应三友很是颓废地坐在地上,一脸的失望和无奈。他也终于说出了他的第三句话:“开不了。”
我和李欢欢大急,上前又是一阵的观察和抚摸,甚至是敲打,可最终还是一样的结果——开不了。
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钥匙孔或电子键盘之类的东西,也没看见有什么按钮之类的东西,怎么才能打开这扇门呢?
我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久久没有动弹。
应三友在一旁也是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一动也不动。
李欢欢还在四下里寻找可能是机关或按钮之类的东西,但是却没什么进展。
我们在第三道门这里被挡住了,完全失去了方向。
时间慢慢的过去,也不知道到底过去了多久,眼看着应三友没有了办法,李欢欢也不再寻找机关,我突然就想起一个故事来:
话说以前有个富翁,临终的时候,想要在他的三个儿子里面,选出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来继承他的家业。于是富翁出了一道题目来考验他的三个儿子,并且请了家人和朋友一起前来作证。题目就是:如何只用一枚铜钱就能买到可以装满整个房间的东西。
富翁的三个儿子各自拿着一枚铜钱上街去购买可以装满一个房间的东西,富翁则留在家里等候消息。
很快的,富翁的大儿子就买回来了一车稻草。富翁看过之后,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富翁的二儿子很快也买回来了一大堆的棉花。富翁看过之后,也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在场的家人和朋友都觉得很奇怪,这大儿子买回来的稻草,虽说不能完全的装满整个房间,但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说是达到了富翁的要求。二儿子买回来的棉花也是一样的,基本上就是达到了富翁的要求的。可这个富翁怎么就不说话呢?难道他还不满意?
就在亲友们疑惑不解的时候,三儿子回来了,两手空空,只在他的衣服口袋里装着一根小小的蜡烛。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不解,他们认为这一根小小的蜡烛,是不可能装满这么大的一个房间的,三儿子这一次是必输无疑了。
富翁这时候却笑了,而且很开心地宣布:“获胜的是我的三儿子,我的家产由他继承……”
包括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理解,认为这是富翁对三儿子的偏袒,考验不公平,要求富翁解释。
富翁却只是笑着让大家等着,说一到晚上就会让大家完全的明白的。结果到了晚上,四下里一片漆黑的时候,当三儿子点燃蜡烛,使得整个房间一片光明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没话说了。
这只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但是我却从中想到了一些别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很多时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它也许就会误导我们,让我们根据习惯去处理我们遇到的问题或事情,结果就可能完全的错误,达不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