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在短时间内,这种设计的确可以聚敛大量的阴气,保证墓主尸身不腐,但时间长了却很容易坍塌,一旦有地震就更不用说了。到了春秋后期,陈国人“卞矶”发明了一种“斗墓”,地上占地面积与“箱墓”差不多,但墓室四壁却是倾斜向下的,整个墓室就像舀米用的“斗”一样,比起“箱墓”而言,“斗墓”的承重设计由柱子变成了木质框架结构,在承重能力、抗腐蚀性与抗震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且工程量小造价低廉,除此之外,“斗墓”还有一个“箱墓”所不具备的特点,便是可以借助四壁倾斜的特殊结构让死者怨气得以快速发散,也不知道是“卞矶”真的水平超前,还是本着省时省力的初衷误打误撞,但不论如何,在那个尚无“超度”一说的年代,“散怨”这种优势对于王室宗族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此后,劳民伤财的“箱墓”被迅速淘汰,而物美价廉的“斗墓”则一直风靡到了后汉时期,甚至说中原地区的盗墓贼都将自己的行当称之为“倒斗”。
“你是说,这是一个斗墓?”骆建芬问道。
“这只是我的猜测,到了后世,随着中原的统一、各朝各代综合国力的提高与生产力、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道术、阴宅风水理论的最终统一,斗墓的设计理念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在道术圈子里,斗墓发散怨气这种误打误撞的功能却并未被遗忘,既然上大下小的结构能够发散怨气,那么上小下大的结构能不能封禁冤孽呢?相传唐初,陕西安康曾有一处古墓遭盗,因墓址所在地为聚阴池,故怨魂肆虐无人能治,后来一个叫柴芳的道士在正午时分指点百姓将古墓改造成了一个反向的斗墓,并在墓底放置了大量属阴的礞石粉,冤孽果然没在出现过,此后又有不少人利用相同的方法治住了冤孽。”
事实证明,反向的“斗墓”,确实也具有相反的功能,时至明初,一种叫做“喇叭瓮”的墓穴便流行起来。但因其工程量很大,所以在具体法事中并没有多少人真正采用。
就在此时,我忽然看到在洞厅的一角,有个黑影,就蹲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一见那蹲在地上的黑影,心头立刻掠过一抹不祥的阴云。
这地穴本是一个墓穴,里面哪里会有什么老者,看他嘬着两腮挤眉弄眼,满头白发苍苍,实已到了风烛残年。
“不好,这必然是一个邪祟!”骆建芬手底下极是利索,出手如风,见到那黑影自然毫不容情,先下手为强。
说话声中右臂一抖,三柄早巳扣在掌中的飞刀送出,呜呜破风,直射向那个诡异古怪的老者。
我正自纳罕之时,见骆建芬已经下了杀手,也自知没有退路,况且这洞庭之内绝不可能还有第三人,要说有,那就只能是绑走冶和平的人。
骆建芬的飞刀虽然快,但是黑暗之中却没有准头,三把飞刀都脱了靶。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一看,发现角落里的黑影形容枯槁,皮肤干瘪皱褶,须眉都已白如霜雪,看起来足有上百岁之寿,便用大气吹他一口,恐怕就会油尽灯枯死在当场。
准确的说,可能他就是个死人,因为他始终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